背景
據了解,目前校車大致分為學校自備車、學校租用客運公司的車、家長自行組合的車等四種形式。
目前,北京各遠郊區縣共有近180所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其中住宿生規模在30人以上的有140所。這些學校大都離市區或城鎮較遠,有些還分布在山區,位于懷柔喇叭溝門的滿族中學和滿族中心小學距離城鎮最遠,達到100多公里。交通不便,給學校生活物資的采購、教師進城培訓都造成了很大麻煩。
2002年,作為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市教委為133所山區寄宿制中小學配齊校車,接送寄宿學生來往家和學校。2008年,北京市給140所農村寄宿制中小學配齊生活用車,總投資達到3000多萬元。
區縣探訪
懷柔 沙峪村孩子免費坐“村車”
今年5月份,懷柔區渤海鎮沙峪村村委會為村里上小學的孩子們專門買了一輛大巴車。據介紹,這是懷柔唯一一個自己出錢買車送孩子上學的村。
村黨支書李國齊介紹,這輛大巴車26萬元,錢由村里出一部分,企業贊助一部分,主要用來接送村里在渤海中心小學讀一二年級的26個孩子,“正好滿座。”他說,孩子們不用交錢,每天車里還安排有兩個值班家長接送,每周一換班。
村里雇了一個司機,連同工資、油錢、維修費等在內,每月的成本約6000元。李國齊說,為了保證安全,要求司機車速限制在50公里/小時以內,不許喝酒賭博,還與每個家長簽安全協議,給每個孩子上保險。
“以前,孩子只能由我們自己接送,等公交有時候一等一兩個小時,要是走路也要1個小時,而現在坐車只需10多分鐘就到了”,一名家長說。
但李國齊仍透露,雖然方便了孩子上學,但村里沒有太多經濟來源,資金負擔不起,尤其是雨雪天仍然擔心,因此更希望學校配備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