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將盡,“金九銀十”是否會再現,豐收時節,是否該降價銷售?是否該出手購房?
幾輪調控,通州領跌,折扣優惠頻現,房價松動,一切似乎都在重演。這一次,真的會降價嗎?這一輪,還會像上次那樣報復性上漲嗎?還有多少人像當初那樣,堅信北京的房價會暴跌?
各方觀點,匯聚一堂,搶還是不搶,的確是個問題。
購房者 該出手時就出手
陽光100副總裁范小沖:金九未現 銀十可期
在即將過去的9月,不少購房者仍在等待政策進一步明朗和房價繼續下跌,因此持幣觀望情緒濃重,市場蓄積的剛性需求越來越大。到了10月,從目前種種跡象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會逐漸趨穩,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使得繼續出臺緊縮政策的可能性大大減小,政策利空已出盡。
隨著10月新盤供應繼續放量,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將呈現出資金緊張局面,前期過度上漲的區域和樓盤會繼續大規模降價,這種局面將刺激剛性需求加快入市腳步,助推成交量進一步上漲。雖然金九未現,但銀十仍可期。
北京浙江企業商會副會長陳俊
降價壓力不大
在限購與限貸緊縮之下,無論是期房還是現房,成交量都大幅縮水。
此外,在看房者眼里,不少房企優惠促銷和購房者期望值相差甚遠。將近百萬的房子打折優惠下來不過省了幾千元,如此促銷讓不少買房者質疑樓盤房價玩“假摔”,借用少量低價房源作為噱頭,吸引不明就里的購房者,刺探廣大購房者持幣待購的心理底線,因此當下市場出現了不少“看跌不買”情緒。
“金九銀十”是傳統的樓市銷售旺季,是開發商沖擊銷量的重要節點,但今年樓市表現冷淡。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顯得誠意不足,這主要緣于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加劇各方的觀望情緒,今年“金九銀十”或將在買賣雙方僵持中出現成色不足。
某項目銷售負責人:
抓住機會選擇適合項目
傳統的金九銀十是在市場好的情況下比較明顯。今年受政策調控影響,成色肯定不比以前。但正是這樣的調控環境下,才為購房人提供了改善升級的置業機會。
這時候,選擇什么樣的產品就尤為重要。我覺得大家在金九銀十拼的更是產品力。對于符合購房人需求的,尤其是優質稀缺產品,購房人需要抓住機會。如果一味地等,錯過了真正符合需求的優質稀缺產品,那就可能永遠錯過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曹建海:
更大的降價還得到明年
從數據來看,北京9月前20天的成交量環比8月再跌6%,非但未迎來“金九”甚至還創下今年來的成交新低。從目前情況來看,金九已經破滅,銀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10月成交量可能還不及9月。
曹建海認為,目前市場觀望情緒越來越濃重,即便有需求,但沒有人愿意此時出手購房,“買了就虧,誰敢出手”?他認為,市場已到了降價臨界點,雖然已出現降價趨勢,但尚未形成規模,預計今年后幾個月內北京房價下降空間在10%左右,而更大降價行為將會出現在明年。調控效果正在發揮作用,與今年房價高點相比,明年房價下降空間可能會達到40%-50%,政策救市的可能性很小,只要維持目前調控力度,降價會一直持續到明年年底。
開發商 時不我待以價換量
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房企拿出誠意才能“搶到秋”
這個秋天對房企來說很重要,如果錯失了四季度的時機,這意味著就只能等到明年的三四月份了,這其中房企不但要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同時也有可能喪失一些好的發展時機。比如現在應該是拿地的好時機,有不少低價出讓的地,如果房企資金回籠存在障礙,那就意味著企業將錯失發展機遇。
對于考慮購房的人來說,此時出手較為合適,一方面價格較為合理,另外,可供選擇的范圍很大。
但房企能不能度過寒冬,完全取決于價格的下調幅度,能否降到市場接受的程度。大部分的購房者有自己的心理價位,一旦合適就會選擇出手。目前的一些開發商心態各異,有的想扛著看政策的變化,有的認為降價也不一定促進成交,實際上,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死扛是不明智的,至少要對市場拿出一些誠意來,房企才能順利度過寒冬。
北京房協副秘書長陳志:
房企再不“搶”壓力更大
今年的政策環境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往年的這個時候開發商會采取各種營銷手段拉動銷售、釋放需求的話,今年顯然更為吃力,也不太現實,即使降價也不一定能換來成交量的攀升,因此,企業面臨的壓力很大。
事實上,按照企業的銷售節奏,春季一般是企業項目集中亮相和展示的時候,秋季則是房企著力促進成交,為明年布局做打算的時節,如果四季度的成績不理想,將對明年企業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站在房企的角度來說,這個嚴冬能不能hold住就要看企業是否能深度挖掘市場,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并適時調整戰略。
而從購房者的角度來說,四季度是一個買房的不錯時機,但購房者要放平心態,不要抱有“抄底”的想法。我們不否認房子有投資的功能,但它更主要的功能還是居住,如果買房子純粹就是居住,那么房價漲不漲對購房者并沒有影響,漲了自然好,不漲也不影響居住,這樣才是健康的心態。
樂觀派 長期看好
投資不動產 成功案例多
北京新城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劉冬梅:
如果比較前兩年的情況看,今年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金九銀十”至少在目前來看,仍未顯現。不可否認,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后續監控體制持續跟進,對于今年房產市場的走向影響較大。但是我們也看到,房產市場發展這么多年,總是在高潮與低迷中來回起伏,每一個大行情之后總伴隨著低迷,低迷后總是有高潮的出現。對于現在是否為比較好的買房時機這個問題,客戶自己都有一個評定,在我看來,如果買房是用來自住的,就無所謂什么時候購買合適,有需求自然就應該去市場尋求滿足。對于投資者而言,目前來說,房產市場處于低潮,在市場商品房存量和各種成本的打壓下,價格水分逐漸擠兌出,相對來說,較為適宜,而且從長期看,在中國投資不動產,不論什么時候入市,從來就沒有投資不成功的案例。
悲觀派 備糧過冬,形勢嚴峻
北京聯大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裁楊少鋒:
中國樓市即將進入冰凍期
嚴峻的資金壓力下,由于面向房企的銀行信貸基本暫停,信托融資年息已經達到18%左右,而基金的融資成本則普遍超過25%。大型的房企還可以通過信托及基金融資,中小型的房企則只能通過民間借貸融資,在筆者的家鄉福建,民間融資成本已經高達5分以上,年息超過60%,部分資金鏈面臨斷裂危險的房企,甚至不惜以一分月息的高利貸融資。
隨著調控力度的逐漸加強,房企對政策的持續性也都已有了較為清晰的判斷,加上低迷的市場需求、逐日增加的供應量,下半年樓市面臨巨大的調整壓力。由于當前的市場形勢中,受到限購的影響,市場需求的總量是固定的,市場已經從前兩年的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要想在這個既定的蛋糕中多分得一塊,就必須在價格上作出較大的讓步,這一點,已經成為房企的共識,所以,下半年隨著資金壓力的加大,已經上市房企對于年報業績的追求,必然將有更多的開發商加入到降價的行列中來。第三季度,中國一二線城市樓市將進入血腥肉搏的局面。對于開發商而言,這個冬天將異常寒冷,這不再是一場誰拿第一名的賽跑,而是一場逃生。
第一太平戴維斯項目策劃部徐偉成:
房企盲目擴張必然導致量價齊跌
第一太平戴維斯項目策劃部董事徐偉成表示,對于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量價齊跌,也許在內地開發商看來覺得奇怪,但是對于我們這些經歷過香港樓市的人來說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這種形勢是必然出現的,也是內地房企盲目、無限量擴張所造成的結果。
內地房企和香港房企有很大的不同,總體來說,香港市場更為謹慎,內地房企很少去做專門的市場調查和分析,來分析出這個區域的實際需求是多少,按照需求來供給,這種盲目性的擴張勢必會造成今天的這種局面。
另外,徐偉成表示,綠城集團近期的股價大跌,可以說給房企敲響了警鐘,目前房企的負債率、實際收益以及現金流等各個環節都需要警惕,包括宏觀經濟的波動對房地產而言也非常重要,想度過今年的嚴寒,房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