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電 (江家岱)正如中國內地當下流行的一句戲言“錢不是問題”,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24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內地絕大部份地產商在未來6至12個月內手握足夠現金應對樓市“寒冬”,包括銷售低迷及信貸緊縮的不利環境。
通過研究內地29家發展商的現金及負債結構,穆迪稱29家地產商中有23家在2012年底前具備充足的現金流支付1.5倍的常規支出,包括借貸利息、土地溢價及再融資成本。另有5家開發商勉強可實現收支平衡,而上海證大作為唯一一家得到Caa1評級的房地產公司,可能會隨時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
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助理副總裁曾啟賢預計內地開發商在一線城市的銷售將持續受壓,整體銷售額面臨25%至30%的下降空間;二三線城市則降幅較溫和,料接近5%。他又指這種挑戰在未來12個月內仍會持續,因為中央看起來無意放松住房限購政策。
據了解,進入傳統的“金九銀十”樓市旺季,北京一手房交易量已同比下挫23%,市區一手樓均價也錄得6%的跌幅。穆迪認為銷量萎縮反映首次置業及投資需求均已出現萎縮,一線城市的過高樓價面臨下行壓力。
曾啟賢在報告中指出,內地監管部門正密切留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這將進一步削弱開發商獲得信托貸款的能力。不過截至目前,穆迪稱在接受評級的29家開發商中,信托貸款占總負債的10%不到,比例相對較低,安全可控。
面對日漸趨緊的銀行信貸審批,穆迪稱有至少25%的房地產貸款將陸續在第四季度到期,惟大部份地產商仍保持較強的議價能力,有能力向當地政府申請延期付款。而現時內地開發商的離岸融資渠道則暫時關閉,主要因為全球投資信心疲弱導致投資者遠離高利息債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