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態度明顯分化
“硬挺”房價力氣漸弱
降,還是不降?記者采訪發現,開發商的態度出現明顯分化,“硬挺”房價的力氣漸弱。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分析,部分開發商近期對個別項目降價銷售,更多是為短期內回籠資金,“一個明顯的特點是,這些樓盤的促銷都是‘點到即止’,大面積的降價并未到來。”
北京聯達地產機構董事長楊少鋒表示,經過了新一輪調控大半年的打壓,一、二線城市樓市普遍成交銳減、價格停漲。此外,隨著融資渠道的不斷收緊,從2009年開始,房地產信托猛增,信托融資成本一般在15%以上。今年9月起到明年年末,是房地產信托集中兌付期,兌付資金量龐大。多方“擠壓”之下,一些中小房企降價售房勢在必行。
首開股份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在目前的行情下,房企更加注重現金流,不降價肯定賣不動,但一想到降價后可能引發糾紛,我們也是不得不慎重。”
一些開發商說,業內熟知一個案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地產龍頭萬科在長三角地區全面降價,部分樓盤打七折叫賣,頓時形成熱銷。而一些已購房業主不滿資產縮水,紛紛要求退房,甚至沖砸了萬科售樓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手房市場的僵局還未打破。記者采訪發現,近日一些大幅降價銷售的樓盤周圍,并沒有出現二手房東跟進降價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房價的全面下跌尚需一定時日,隨著年底臨近和調控持續,各方博弈將呈現“白熱化”狀態。
“數據拐點”已經出現
“市場拐點”尚未到來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樓市“市場拐點”尚未到來,但“數據拐點”已經出現。
統計數據顯示,9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環比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作為國內樓市風向標的京、滬、穗、深等一線城市,房價環比已連續3個月持平停漲。
另一方面,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進一步下滑,業內人士預期10月份可能會跌入“不景氣區間”。
中國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隨著房價的平穩甚至下降,以前的“賣方市場”或將逐漸轉變成“買方市場”。
“當一二手房房價均有合理調整,購房者能明顯感知,僵局逐漸打破,那就意味著真正的‘市場拐點’到來。”宋會雍說,至于“合理調整”的標準,一些專家表示,考慮到上一輪房價翻番上漲,本輪調控周期中房價下調二三成是合理的。
不過,對于樓市能否調整到“合理價位”,仍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比如,物價漲幅雖有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一些主要國家仍然維持寬松貨幣政策,輸入性通脹壓力沒有根本減輕;國內針對小微企業、外貿企業等實施的“定向寬松”,是否會帶動樓市調控政策的局部松動,也還有待觀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后續樓市調控中,既要堅定擠出房價泡沫,也要防止房價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