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走訪京城幾個典型區域一探究竟
“便宜了十萬,買還是不買?”拿著戶型圖在露天花壇邊坐了三盞茶的工夫,徐雷還是決定放棄。
臨近年尾,樓盤降價的消息不絕于耳。到底誰在降?真降還是假摔?期盼已久的房價拐點,離我們還有多遠?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連續走訪了北京幾個傳言降價的典型區域,一探究竟。
地點1 通州
房價下跌 全城最大
“最后兩天優惠,有意向請速與我聯系。”周末,K2·百合灣的銷售員再一次給看房者群發了短信,每平方米再優惠3000元,而就在兩周前,該項目還是一分不讓。
從下半年開始,大范圍的降價促銷在通州樓市興起,華業東方玫瑰、潤楓領尚、京貿國際城,降價樓盤輪番上陣,并引發前期老業主的抗議維權。幾天前,東亞·逸品閣也宣布年底入市,每平方米13200元起,再創通州新盤價格的新低。
盡管“半折甩賣”純屬忽悠,可通州的房價確實是在走下行路線。“開發商賣房,都是互相制約的。有一個樓盤大降,就會影響區域其他樓盤的銷售速度。到了年底,各開發商都會有現金流或者沖業績的壓力,更愿意采用特價促銷房的相對保險形式,以價換量。”通州某項目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從8月到10月,通州新盤成交均價從每平方米17000元到16000元。
“從曾經的一路飆升,到樓市調控下的迅速收縮,通州無疑正在慢慢擠出泡沫,成為北京房價下跌最快的區域。”
地點2 馬家堡
降幅微小 有價無市
“中介給我打電話,說馬家堡的房子,單價都從每平方米29000元降到22000元了,讓我趕緊去看房抄底。”每次接到經紀公司的電話,閆小姐聽到比較多的一個詞就是“馬家堡”。因為緊挨南城,配套設施建設較緩,南四環也成為傳說中的降價熱點。
因為新盤放量很少,二手房成為馬家堡區域內的主要供應。在某知名中介門店,當記者提出要買一套單價在每平方米22000元的滿五年老房后,經紀人小唐查了半天,才在司達小區找到一套120萬元的小兩居。“22000元的價格,在馬家堡一帶很難找到房子,一般業主的報價都在每平方米25000元左右,這套屬于著急賣的。”
到了司達小區,記者才發現,這套“急賣”房源性價比很低:房頂墻面早已大面積裂縫,全靠膠帶勉強湊合;地面還是老式的膠紙,已變得凹凸不平;所剩家具也都不能用。
小唐告訴記者,雖然馬家堡的成交均價在這三個月有明顯下降,但并非因為市場大降,而是價高的房源沒人成交。“報價低于每平方米25000元的,都是離地鐵15分鐘以外的老舊小區,地鐵沿線的房子,像城南嘉園、瑞麗江畔,單價怎么也得27000元,也就比8月便宜了1000元。”
地點3 方莊
變化不小 落價實惠
“74平方米的兩居室,裝修全新,報價185萬元,折合單價每平方米25000元。”在記者的采訪中,二環邊的方莊房價,是令人頗感驚喜的地方,芳城園、芳群園等幾個老社區,普遍報價都已達到每平方米25000元,比最高點時下降了近4000元。
“方莊的二手房,從數字看,降幅不算最大的,也就3000元左右,可落得很實惠。”一位中介門店經理告訴記者,由于方莊不少屬于改善型業主,賣小的比例不少,所以在報價上也都傾向于一步到底,而且往往成交時還有商量余地。“畢竟限購后,能買房的人越來越少,成交一單不容易,所以,賣小的業主相對不愛拿價,很容易就給出心理價位。單價上落個3000,再加上老房子沒有營業稅和個稅,對于首套剛需購房人來說,其實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