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降價大潮來勢洶涌。
10月,國內數個重量級的地產商不約而同地將旗下在售項目大幅降價。據分析,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降價,一是因為政策調控毫無松動跡象,近日相關部門表態強化了這一預期。在這種態勢下,早降價、早主動;二是年關將至,所有地產商都面臨工程款、材料款、工人工資等大量支出,加之現在銀行存款銳減信貸比大幅度攀升,信貸規模普遍收縮,地產商開發貸款難以展期。降價出貨、回籠資金,有點類似股市中的投資邏輯,在弱市之中,現金為王。
從行業的角度看,“大塊頭”的地產商大幅降價會令中小地產商處境尷尬,要么跟進降價,要么賣項目,在目前的市況下中小地產商似乎可選擇的余地不大。這在客觀上強化了房地產市場價格調整的預期。
與房價降價預期形成強烈反差的是,A股市場房地產板塊近期出現反彈。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與近期相關主管部門官員透露出的信息有關。前不久,有關部門主管官員曾表示,限購政策是不得已的措施,監管部門正在完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未來可以不采用類似的行政手段。
客觀地說,房地產市場價格松動局面是限購、限貸為主的調控政策發揮作用的結果。可以想象的是,一旦政策調控有所松動,房價必會大幅反彈。之所以判斷假如調控政策放松,房價重回上漲軌道,是基于這樣三個因素:一是近年來我國貨幣超發,M2年復合增長數年來都在高位。二是民間投資渠道缺乏,一些高利潤行業準入門檻太高,將民間資本擋在門外。于是,房地產投資成為了不多的選擇之一。三是能夠容納與房產投資相當資金量的股市,對資金吸引力仍顯不足。由此可見,一旦房地產調控政策放松,房價重回快速上漲軌道恐怕會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事實上,在住房保障體系還未完善之前,扼制房價過快上漲是政府政策的必然選項。中國有句老話:有居則安,有產則寧。“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已不單純是經濟領域的問題。因而,房價下行是必然的,對此不要有任何懷疑。(記者 孟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