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價降聲一片。繼今年5月北京、深圳等地個別樓盤相繼降價之后,到10月下旬,從一線到二線城市,從華東、華南到華北區域,包括中海、萬科、龍湖、恒 大等在內的各大開發商,集體拉開房價下行的序幕,部分樓盤價格降幅超20%。
北京頻現1.3萬低價房
從10月19日起,上海多個房產項目因降價幅度較大出現業主大鬧售樓處的情況。截至目前,華東地區傳出因降價導致前期業主退房消息的城市,還有南京、杭州等。此外,以深圳為代表的華南區域降價潮也“揭竿而起”。
據中原地產調研顯示,樓市降價潮已經從一線城市蔓延至二三線城市,目前杭州新盤成交價較周邊降幅10%-20%,成都新開樓盤降價幅度大部分在5%-10%、南京降幅約10%、天津降幅在5%-15%。
北京樓市降價也已漸成燎原之勢。
除了昌平,大興、房山、順義、通州等北京幾大郊區也均已出現“底價”樓盤。繼京貿國際城近期以13400元/平方米的超低價開盤之后,10月25日,通州又一新盤東亞逸品閣宣布擬以13200元/平方米于年底入市,且贈送10%-15%的面積,相當于在13200元/平方米基礎之上又打了8.5-9折,該價格無疑將通州樓市的底價拉至13000元/平方米以下。
庫存壓力驟增
重點城市的庫存壓力進一步增大。據中原地產統計,截至31日,10月北京累計供應的9152套住宅供應量創最近4個月新高,但當月簽約率只有8.5%。目前住宅庫存已經達到11.8萬套(另有56個項目預期11-12月入市,提供住宅可能超過2萬套)。按照目前的庫存消耗比,即使不再新增供應,消耗目前庫存也需要超過22個月時間。
來自房地產企業的數據也顯示,目前已公布三季報的131家上市房企三季度末存貨達983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788億大增44.93%,同時,131家房企今年6月底存貨為8759億元,第三季度環比上漲12.31%,存貨積壓跡象明顯。截至目前,近七成一線房企前三季度未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的75%。
11月武漢近30項目計劃入市
武漢樓市銀十在一片高漲的拐點聲中冷清收場,商品房價格出現停漲勢頭,成交量相對9月也略有下降。進入11月,武漢又將有近30個項目入市。開發商推出的各種優惠、促銷活動及特價房也并沒有討得購房者太多的歡心,很多購房者表示“還在觀望”。
今年第三季度武漢市商品住房成交28155套,比第二季度增加11.13%,比去年同期增加16.69%。同時,房價較第二季度明顯回升,均價達到6389.54元/平方米,比第二季度上漲2.02%,比去年同期上漲5.07%。其中,9月份樓市出現火爆場面,成交量接近1萬套。在價格方面,9月份武漢主城區住房成交均價達到7773.4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74.55元/平方米。專家認為,持續旺盛的剛性需求是武漢市樓市火爆的關鍵。武漢市雖然采取了限購措施,但限購政策比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溫柔”許多。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武漢市待售商品住房總量為149293套,庫存量再創歷史新高。按每月銷售9000套的速度計算,這些存量房需15個多月才能售完。同時,隨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宣布首套房貸利率上浮5%左右,武漢也迅速跟進,將首套房貸款利率上調最大幅度定為30%。由于購房者貸款負擔加重,樓市將受到很大影響。(見習記者 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