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產中介“關店潮”跡象越發明顯。中原地產等不少深圳規模居前的地產中介公司已向員工表態,近期將作出業務調整。雖然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媒體夸大了關店和裁員的數量,但深圳街頭隨處可見的已關閉中介門店表明,地產中介行業的冬天真的要來了。
深圳地產中介行業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對當前嚴峻的形勢顯得相對淡定。中介機構紛紛從開拓新業務、關店裁員兩個方面備戰樓市“嚴冬”。
開拓新業務以求自救
多家地產中介機構負責人表示,從年初開始,他們就開拓了寫字樓和商鋪業務,這塊業務至今沒有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在深圳高樓林立的CBD、華強北、車公廟等區域,寫著“工商鋪”的商業地產中介門店生意依然尚好。轉向商業地產的投資需求,為地產中介提供了一定客戶。
有投資需求的地方,就有地產中介的存在。除了店鋪、寫字樓,在深圳另一塊吸引投資需求的業務是東莞、惠州等未限購地區的樓盤。中小開發商在這些毗鄰深圳的地區建造了大量面向深圳需求的樓盤,對于缺乏營銷實力的他們,與深圳地產中介聯手進行“二三級聯動”是較好的選擇。
于是,目前在深圳地產中介門店里占據最顯要位置的并不是周邊二手樓盤的報價牌,而是莞惠兩地的一手房廣告,“看樓接送免費”、“看樓送禮品”等字樣格外醒目。美聯地產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二手房成交陷入低迷,其下很多門店都以銷售新房的傭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在南山等二手房均價較高的區域,銷售新房的傭金收入甚至占到總收入的80%以上。
不過,由于價格下調預期增強,以投資為主要功用的莞惠樓盤成交也陷入低迷。這一區域部分樓盤已經出現明顯降價,惠州大亞灣的部分樓盤價格已經出現超過30%的深度調整。有消息稱,由于莞惠地區的小型開發商面臨更大資金壓力,出貨意愿強烈,部分開發商向代理開出總房價5%的高額傭金,這使得深圳地產中介更加重視一手房的銷售。不過,由于銷售二手房的“三級代理”無權進行銷售新房的“二級代理”,因此深圳地產中介門店銷售新房只能獲得開發商的部分傭金。
關店裁員熬過“寒冬”
如果說向商業地產、新房代理擴展,是主動突圍的表現,那么“寒冬”來臨時進行的關店、裁員就是深圳地產中介公司進行的被動防御。“關店量并沒有網上傳的那么夸張,實際是關掉了一些賠錢的門店,在業務好的地區又有新開門店,但總門店數量是下降的。”一位基層置業顧問表示。
由于中介行業本來就有“三個月不開單自動走人”的行規,在市場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會有很多置業顧問選擇自動離開。“反正也要過年了,他們選擇提前回家過年,年后市場轉好的話可能再回這個行業。”
“深圳是個移民城市,在這里做地產中介的人從工廠中出來的居多。對于他們的條件來說,置業顧問算是一個比較輕松的工作。這也使得深圳的置業顧問相比其他擁有大量本地居民城市的置業顧問更加勤奮。”一位在深圳地產中介行業打拼多年的門店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記者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