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沒了,“銀十”也沒了,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開發商資金的饑渴。記者走訪發現,一線城市房價已經出現松動,部分樓盤房價降幅較大。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目前樓市拐點的特征已經十分明顯了,但全國性的樓市拐點是否已經確立仍有待觀察。
北京房價再挫
一降之后,北京房價再遭下挫。在北京限購令等政策作用下,今年5月、6月開始,前兩年房價上漲最快的北京東部區域如通州樓市房價率先松動,珠江拉維小鎮、京貿國際城等,由2萬多元/平方米下降到1.6萬元至1.9萬元/平方米。與通州鄰近的朝陽區域樓市也受到波及,部分項目房價開始松動,如遠洋一方價格由2.5萬元/平方米下降到2萬元/平方米,首開常青藤上半年房價下降了10%左右。
隨著政策的持續作用,下半年北京樓市降價潮開始由點及面向更廣的區域延伸,且程度更深。通州、房山、大興樓市普遍遭遇量價齊跌,這些郊區很多樓盤價格大幅下調,甚至降至1.3萬元至1.4萬元/平方米。
一些此前已經下調過價格的樓盤甚至出現了再次降價,如京貿國際城經過了幾波降價后,價格從高峰時期的2.5萬元/平方米下調至1.3萬多元/平方米。通州新盤東亞逸品閣近日表示擬以13200元/平方米的價格入市。大興區域一些項目已經從2萬元/平方米降至1.7萬元至1.8萬元/平方米,新盤龍湖時代天街售價只有1.18萬元/平方米,房山新盤翠林漫步均價只有1.4萬元/平方米。
在高庫存、投資投機受抑制等壓力下,北京城區房價也開始出現松動,如日前朝陽區遠洋一方價格由2萬元/平方米再降至1.8萬元/平方米。在二手房市場,置業顧問小張給記者推薦了北京東三環雙井橋優士閣的一套房子,120多平方米價格為310萬元,“比以前便宜了不止50萬元”。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表示,當前北京房價下跌已經開始逐漸由外向內蔓延,二環內二手房成交價格已經松動,成交量下跌帶動成交價下降的趨勢十分明朗,整體市場已經進入了下行階段,預計未來城區房價將會進一步下降。
降價現象向更多城市蔓延
量價齊跌正是傳統的“金九銀十”期間各地樓市的普遍遭遇。經過了大半年成交下降的陣痛,華東、華南區域一些樓盤價格出現了一定規模的降價現象,并且頻頻出現大型房企的身影。
在上海,10月15日,龍湖酈城項目針對部分公寓進行促銷,購房者2萬元辦理某房產網站的會員卡,即可抵扣30萬元的總房款。計算下來,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14000元左右,較此前已售房源的價格低兩三成。繼上半年率先在上海市場降價之后,10月中下旬中海地產旗下中海御景熙岸推出一批房源,價格僅為1.6萬元至1.7萬元/平方米,較此前下降近30%。11月初,上海嘉定南翔板塊的新城公館項目推出了100套特價房,均價在20000元/平方米,比申報價格下降5000元/平方米左右。
武漢樓市近期的特價房活動可謂“滿城開花”:沿海賽洛城推出了5套特價房,5388元/平方米起;清江山水,特價房優惠指定房源一口價6300元/平方米起;保利海上五月花,70-90平方米戶型,每周末推出10套左右一口價房源,5200元/平方米起;萬科高爾夫國際生態住區推出了5套特價房,最高優惠11萬元。
此外,在華南深圳、廣州等地,萬科、恒大也開始降價走量。張月表示,整體看,經過了新一輪調控大半年的持續作用,降價現象向更多城市蔓延,降價求量正是當前一二線城市的普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