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俄羅斯圣彼得堡接見中國駐俄大使館和圣彼得堡總領館外交人員和當地華人華僑中資公司代表時,也談到了國內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他表示,房價這一個月已經開始松動,但調控絕不可有絲毫動搖,要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
房價,歷經國家兩年多的一系列調控措施,到目前稍微有些松動的跡象,但并沒有明顯呈現出理性回落的趨向,可見調控房價是一項既耗費時間又耗費人力物力的艱難工作。然而在這房地產調控的關鍵時刻,卻又出現了一些干擾調控的“雜音”。這些干擾“雜音”無非是代表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試探聲音。從近兩年“國十條”、“國五條”等調控措施的實施來看,每到關鍵時刻往往就會出現一些干擾源,不僅阻礙了國家調控目標的實現,而且影響了政府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因此,只有堅定不移地將調控政策執行到位,才能徹底斷絕一些人的幻想,才能逐步擠壓掉房地產泡沫,使房地產市場回歸到理性健康的發展軌道上來。
不用回避,房地產調控影響到了地方政府和房地產業當前的利益。但是要知道,地方政府靠出讓土地取得的財政收入是短暫的,不可再生的,而造成的高房價、經濟泡沫以及土地糾紛等問題卻存在長期的,不可預見的負面作用。對于房地產業而言,靠持續高速增長的房價來謀求暫時的高利潤,不僅閑置了大量房屋資源,還要背負巨額債務,并且影響和阻礙了行業今后持續穩定的發展。因此,為了地方經濟和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就必須樹立長痛不如短痛的變革決心,讓房地產業回歸到理性發展的方向上來。
縱觀這些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導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眼前的歐債危機,都與房地產業形成的經濟泡沫息息相關。這些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就在于房地產行業的高利潤率和低利率環境下過度的金融支持,這導致其他產業資金涌向房地產行業,從而造成產業結構失衡,引發結構型通貨膨脹。再加上政府宏觀調控滯后,金融機構收縮信貸支持,由此帶來市場低迷,終于刺破了產業泡沫,從而引起金融業資產質量下降和呆壞賬增加,并迅速將影響擴張到整個經濟體系中,對一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市場都造成了沖擊�?梢�,如不盡力縮小房地產泡沫而靜觀其破裂,將對經濟造成范圍極廣、危害極大的不利影響。
事實上,這次房價調控采取的措施,也就是為了擠壓房地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泡沫。而房地產調控的最終目的,也就是為今后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首先,為了保障公民居住權,讓中低收入群體有處可居,政府通過確保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抑制了房屋短期內膨脹的需求,既為公民提供了一定數量的適用住房又壓制了房價;其次,采取行政、金融等多方面措施調控房地產市場,使房價的長期趨勢能與經濟發展及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消除投機預期和危害金融穩定的因素,從而保證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房地產業,既是一個能夠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產業,又是一個潛伏著金融危險隱患的產業,既是一個能夠給眾多企業、個人帶來豐厚利益的行業,又是一個影響到廣大群眾生活水平和社會穩定的行業,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可是,房地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出現了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負面作用,就必須由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把負面影響消除掉,并逐步通過規范房地產業的經營行為,引導房地產業走上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方向。為達到這一目標,就得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著眼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這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規律,也是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的方向。正如溫家寶總理特別強調的,“對于房地產一系列的調控措施,決不可有絲毫動搖,我們的目標是要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趙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