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歲的杭州人周小姐最近打算買房了,說起買房的原因,首先是日趨松動的房價讓她覺得是下手購房的機會了;更為關(guān)鍵的,是她想在結(jié)婚前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婚前房產(chǎn)”。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購房的打算,住房對我來講并不是很迫切的需求。我父母有兩套房子,男朋友也有一套房子作為我們的婚房。但是新的婚姻法解釋出來后,我身邊的小姐妹都勸我在結(jié)婚前買房子,因為那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周小姐坦言,由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每月的開支不大,如今已有30多萬元的積蓄,而且名下沒有任何住房,按照如今的限購令,她還有貸款買房的資格,“原本打算中秋節(jié)去登記,但是為了這個購房資格,我已經(jīng)說服男朋友推遲登記了。”
無獨有偶,李小姐和王先生也是因新婚姻法解釋而推遲結(jié)婚登記的一對情侶,“我們原本想把兩個人的積蓄湊起來買一套婚房,但是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出臺后,我們決定充分利用各自的購房資格,在結(jié)婚前各買一套房子,雙方父母各自資助自家子女,這樣更清爽!”
王先生說,他們仔細研究過了,現(xiàn)在房價一步步下降,而通貨膨脹預期卻步步加劇,多擁有一套不動產(chǎn)對雙方的未來都有好處,而兩套房子分別登記在各自名下,屬于各自的婚前財產(chǎn),雙方父母也不會因此有異議,“但是,最大的問題在于房子的面積,如果兩人共同買一套,肯定會選擇大面積的住房,分開各自買的話,只能選擇小戶型了。”
最后,王先生和李小姐想了一個變通之法,就是買兩套連在一起的戶型,打通就是一套大戶型。
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出臺后,“婚姻與房子”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誰首付,離婚后房子歸誰”、“婚后父母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quán)分割”。獨立意識漸強的未婚女性再也按捺不住,覺得還是婚前自己買房才是實在保障。杭州科威國際不動產(chǎn)品牌發(fā)展部副總王慧表示,最近她接到許多未婚女子打來的咨詢電話,“這些女性大都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而且獨立意識強,她們都表示想擁有一套婚前住房,來咨詢?nèi)绾芜x房。”
頗有意思的是,這些女子在之前并沒有想法購房,反正婚前住在父母家,婚后住在老公家,因為按照習俗,婚房大都由男方來置辦,女方會出一部分裝修的錢,婚后兩人共同還房貸。但是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讓許多女性覺得這樣做“很傻”,萬一離婚,婚房分割就變得很麻煩。盡管共同還貸部分以及增值部分,婚姻法規(guī)定要由一方補償給另一方,但落實在具體的實施時,會是一件漫長而又糾結(jié)的事。
從杭州各區(qū)二手房中介門店獲悉,新婚姻法解釋正在產(chǎn)生蝴蝶效應,前來咨詢購房的未婚女子多了,大都是來了解政策、法律等信息。至于房源,她們似乎更青睞小戶型低總價的一手新房。
如今在開盤現(xiàn)場,記者發(fā)現(xiàn),年輕女性的身影明顯多了,不少是和父母一同前來,圍在沙盤前選房。
“我首先考慮的是總價,最好控制在100萬元以內(nèi);至于交付日期倒無所謂,反正不著急住。”一位女性購房者告訴記者,她積蓄不多,但有穩(wěn)定的收入,買房的目的就是為了擁有一套婚前房產(chǎn),“并不是我對將來的婚姻沒信心,只是這樣做我會更有安全感,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現(xiàn)在也確實是一個購房機會。”(記者 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