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4宗;11月1日,18宗。短短一周時間,廣州應該出讓32宗地塊,結果出讓的只有8宗,取消出讓的卻達到24宗,后者是前者的3倍。媒體報稱的“史上最大規模”的土地出讓會,結果演變成了土地出讓“取消會”。
有知名房企負責土地開發方面的負責人說,因為南站地塊的“前科”,所以他們并沒打算到現場看競價情況。果然,到了下午,因為少人競價,拍賣會沒能如期舉行,只是草草宣布了兩幅土地底價成交的情況。
中止出讓是為流拍遮羞?
11月8日的土地出讓,和11月1日如出一轍,都呈現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之勢。8日,按計劃應該大規模推出14宗地,到了正式出讓當天中午,發出中止12宗地塊出讓公告,其余兩宗地則以底價成交。
中止出讓公告沒有點明中止的原因,但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網站來看,有房企參與競價的兩宗地出讓,其余取消出讓,原因很明顯,就是沒有房企競價。上述知名房企的相關負責人說,取消部分土地出讓,就是為了防止“流拍”的出現,實質是為流拍遮羞,“行內人都清楚,這其實就是流拍”。
“11月份廣州大規模推地,出現底價成交、流拍的可能性本來就比較高”,業內人士吳定金分析,一方面,目前大市并不好;另一方面,年底開發商要支付的資金本身就比較多,這時候房企拿地往往比較謹慎。至于去年11、12月份廣州為何出現拿地熱潮,樓面地價創下新高?那是特殊情況。去年10月份,廣州十區一手住宅賣了157萬平方米,市場處于亢奮狀態,加上11、12月份推出的又是市中心靚地,房企花錢熱情高漲,導致2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首次在廣州出現。
一年后,市場風向完全轉變,9、10月份成交持續低迷,房企已開始收緊錢袋子。廣州南站土地正式出讓前,記者問在廣州項目不多的瑞安有關負責人對南站地塊有無興趣,該負責人表示“有興趣”,不過,該“有興趣”的房企并沒有參與南站地塊的競價。這其實就是南站地塊的縮影,不少房企都表示有興趣,讓政府大規模推出地塊,最后參與競價的房企并不多,導致七成多的地塊就在拍賣前三個小時緊急中止出讓。
市區靚地會否遭遇慘況?
除了南站地塊,廣州在11月份還會陸續推出多幅地塊。單住宅地塊方面,就有天河、荔灣及花都三個區的9宗。荔灣、天河區的宅地,算是中心區靚地,之前土地市場的慘況,會否在這些靚地身上重演?
“情況應該會比南站地塊好一些”,吳定金說,荔灣、天河區是成熟區域,花都區也有眾多知名房企進駐開發,開發商對這些區域的住宅用地興趣會比南站地塊高很多。
即使興趣高很多,土地溢價幅度預計也不會太高。記者在和房企接觸中發現,多數房企預期房價將會繼續下滑,目前并非拿地最合適的時機。只有當房價下滑到一定程度,政策開始出現松動的時候,才是樓價筑底之時,也是拿地的最好時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土地溢價幅度才會再度上升。(記者 張秀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