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月9日,伴隨6個期房項目同步入市,北京商品房市場新增供應1979套,這使已經高長的庫存又快速沖破12萬大關。截至11月11日,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達122118套,創30個月以來新高。年終即將臨近,大型房企加力推盤,而面對賣方供應量的快速積存,買方大多仍持觀望態度。業內人士認為,樓市“量變”到“質變”轉化的條件逐漸形成,未來2-3年內,樓市將迎來買方市場。
僅有68天時間,北京存量房就從11萬增長到12萬,這一來自鏈家地產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去化率偏低的情況下,樓市正在逐漸形成堆積效應。
從10月份佛山限購的“朝令夕改”到近期中央層面對樓市調控堅決不放松的幾次重申,開發商寄希望于調控放松的想法基本落空,“限購”和“限貸”還將持續較長時間,這迫使開發商加快推盤,以回籠資金。
據了解,11月-12月北京預期有56個項目入市,提供住宅大約超過2萬套。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北京的大型房企已經明顯加大推盤力度。伴隨著市場銷售的低迷,最近房地產股權并購、出售整體項目的情況也日益增加。從本月上旬推盤房企看,獲得預售許可的項目近2/3是央企或標桿房企。然而,據中介機構掌握的數據,即將開盤的項目擬售價格依然不見下降。雖然在樓市調控持續重壓下降價項目和范圍在最近幾個月有明顯擴大,但是房價下調緩慢,全年均價依然是歷史最高。
今年的樓市環境由于從政策上受到需求和資金的“雙限”,開發商的“出口和入口”同時被收緊,其所面臨的是生存危機問題。這與2008年寬松貨幣政策下開發商遭遇的擴張瓶頸形成本質上的區別。(記者 陸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