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寶鋼1日正式宣布接受國際鐵礦石漲價71.5%的消息后,鋼材價格上漲短時間內直接影響了其下游產業,并對相關產品的產業鏈條產生了不小影響。房價也受波及可能會上漲。昨天筆者采訪的幾位業內人士均持有此觀點。
北京建工學院結構實驗室的專家向筆者介紹,一般來說,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較小,折算下來每平方米用鋼量在10公斤到30公斤之間;框架結構用鋼量則較大,每平方米用鋼量在40公斤到50公斤之間。鋼材作為房地產建筑用鋼的原材料,漲價對下游的房地產業將產生直接的“傳導效應”,此次礦石漲價引發鋼材大漲對房地產業影響也較大。
北京廣廈京都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衛克表示,一噸鋼材每漲100元,房地產開發成本就上漲10元,估計房價在此背景下可能會有5%的漲幅。21世紀不動產市場部經理高學忠則告訴筆者,這次鋼材漲價,對于大批量用鋼樓盤,如寫字樓的沖擊較大,由于民宅建筑用鋼量相對較少,所以影響相對也比較小。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王洪分析說,從短期內看,房地產商一般都是將項目承包給建筑商,由他們去批量購買鋼材,房地產商并不直接接觸鋼材買賣這一經營活動。由于已經和承包商事先談好價格,將風險轉嫁給了承包商,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地產商的影響比較有限。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轉嫁風險的規避做法還是會受到影響,不可能長期受益。而承包商可能會通過縮短工期,提前還貸、減少采購成本等途徑來消化鋼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彌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