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房地產調控下,向來被賦予不跌神話的豪宅市場也終于低頭:6月以來,全上海每天僅售出1.25套;高達八成的豪宅“零成交”,不少開發商只能提升產品附加值,個別樓盤甚至出現降價。
神話破滅
根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上半月,只有9個豪宅項目(成交均價5萬元/平方米以上樓盤)售出20套房源;市場上可售的45個豪宅項目中,有36個項目上半月未見成交。據統計,4月份僅有8個樓盤“零成交”,而5月份增加至25個。
“由于成交數據存在一定滯后性,4月調控政策推出時成交的豪宅,有的至今還未完全反映到網上房地產。如果考慮到近期反映到網上房地產的數據中大部分是4月售出的情況,實際上各樓盤的銷售情況還要差得多。”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
與此同時,二手豪宅價格已出現大幅下跌。據了解,翠湖天地雅苑從4月成交均價的8.48萬元跌至5月的6.19萬元,跌幅高達26.9%;御翠豪庭從4月的5.15萬元跌到5月的4.52萬元,跌幅也達到了12%;其他知名豪宅5月份的跌幅也都超10%。
“豪宅并沒有不跌的神話,只要是前期上漲過快的項目,都可能出現大幅補跌,一些沒跌的項目實際上也是通過增加投入避免跌價。”薛建雄指出。
看好后市
事實上,不少新盤開發商已經通過追加建材質量、裝修標準、物業服務標準和贈送會所、高爾夫、游艇等會員資格來大幅提升項目的附加值,以對沖二手豪宅價格大幅下跌給項目價值造成的不利影響。對于新盤開發商不敢以直接下跌來應對“零成交”,薛建雄指出,由于豪宅的投資成份非常大,如果下跌以后就沒有投資者敢買;更為重要的是豪宅買家都有較強的實力,開發商不敢輕易得罪。
“由于去年地王的大量出現,今年下半年豪宅的供應量非常大,還將對豪宅的價格產生巨大壓力。未來新盤會以更實惠的價格推出,性價比要比現在大跌的豪宅還劃算。”薛建雄如是表示。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上海市房地產經濟學會副會長印堃華對豪宅市場后市很是看好。印堃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目前二手房豪宅市場急拋和欲買的現象并存。事實上,豪宅并不是那些炒家在買,大多是基于理財需求。
“高端住宅作為增值保值的投資渠道,產品本身具備稀缺性,地處中心城區的豪宅將越來越少,后市仍會在高位運行。”印堃華指出。本報見習記者 陳偲 發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