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再融資夢想,去年A股市場曾掀起一股地產公司借殼潮。如今,在地產新政打壓之下,地產公司借殼和再融資陷入停頓,“錢”途未卜之下,那些已完成借殼但尚未啟動再融資的地產公司未來命運如何,值得探究。
借殼房企融資計劃落空
今年3月30日正式在資本市場亮相的中弘地產,其前身是*ST科苑。該公司在2009年12月29日拿到重組正式批文,自此之后,再無地產公司拿到借殼上市批文,一批準備借殼的地產公司都陷入了漫長的等待期。
據長江證券研究部統計,在2008年底至2009年期間,已成功借殼的地產公司有中潤投資、榮安地產、萬方地產等17家,尚未拿到批文的有*ST東碳、*ST筑信、*ST嘉瑞等18家。
今年以來,地產公司借殼和再融資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按目前的調控政策,房企借殼和再融資想要在近期獲得證監會放行的可能性很小,長江證券研究員蘇雪晶表示。
按以往的慣例,借殼上市的房企在完成重組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就會推出再融資計劃。在17家已經成功借殼的地產公司中,已有7家啟動了再融資計劃。如果再融資開閘,它們應是最先通關的公司。但房企再融資具體何時開閘,誰也說不好。
一家成渝地區借殼房企對記者稱,“完成借殼之后,我們原本打算大干一場,去年在市場上拿了幾塊地,但調控政策完全打亂我們期初的設想。”由于不能通過資本市場籌措資金,今年公司是通過拆借啟動項目。
由于再融資環境和地產市場的情況均發生了變化,部分地產公司的借殼上市夢想已半路折戟。上述18家等待重組批文的公司中,ST興業、S*ST聚友及*ST方向等已放棄房企借殼計劃。
目前未調低新開工計劃
雖然借殼和融資計劃受阻,但從受訪情況來看,這些企業目前還沒有調低新開工計劃。主要原因包括:年初企業已預料到市場可能發生變化,制定的新開工目標并不激進;調整新開工計劃會影響公司資金安排、人力資源配備等多個方面,所以不會輕易調整;政府相關部門對開工督促力度較大。其后續開發進度是否調整,還要再看一看市場情況。
同時,在借殼房企中也不乏財大氣粗者。一家北京地區的借殼房企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未來3-6個月內,公司都不會被資金所困。現在的政策,對我們而言,不是實際的壓力,而是心理上的壓力。”
記者選取已成功借殼,但尚未實施再融資的10家房地產公司進行了分析。從整體情況來看,它們的資金鏈還算穩健。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這10家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30.23億元,去年第四季度為1137萬元。其中有6家為負,有2家由正轉負。這些公司一季度貨幣資金和存貨分別為106.57億元和308.2億元,而它們的流動負債扣除預收賬款,即必須在一年內付清的總負債只有164.27億元。在上述企業中,有3家公司的現金比率大于0.3,大于0.2有6家,普遍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房企0.05的平均水平。用業界的說法,它們現在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部分房企存在“賭一把”的心理。一些房企人士和研究人員對記者表示,由于地方債務高企,長期依賴房地產的發展模式會迫使地方政府在這輪地產調控中首先妥協。
拿地和補稅考驗資金鏈
對于這些借殼房企而言,雖無近憂,但仍有遠慮。籌措拿地資金和補繳稅費等將使這些公司的資金鏈受到考驗,根據地產開發周期,四季度往往是房企資金最緊張的時候。
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上,以“保招萬金”等為代表的大型房企,憑借著手中雄厚的資金頻頻圈地,而中小房企在拿地方面則表現平平。在上述借殼房企中,僅有鳳凰股份、西藏城投兩家公司今年發布了拿地公告。分析人士表示,騰挪不出更多的資金為后市發展考慮,是導致中小房企拿地少的原因之一。
套用世茂集團許榮茂所作出的預算,1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平均需要耗費85.3億元左右。在“在建工程和閑置土地”面臨史無前例的監督之下,如果想再獲取10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可能會占用更大的資本。
半個月前,國家稅務總局先后兩次發文要求加強對房企稅務的清理。據統計,上述借殼房企應繳稅費共計20.69億元,這相當于這些借殼企業需將手中1/4的貨幣資金用來繳稅。以中弘地產為例,目前公司主要資產總建筑面積84.1萬平方米,與大型房企的一個項目相當。一季度末,該公司貨幣資金為2.44億元,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2.69億元,短期借款為2.72億元,且存在4.95億元的應繳稅費。
去年,10家借殼房企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61億元,大量現金支出致使公司運營能力快速下降,上述借殼房企總資產周轉率大于0.3的僅有嘉凱城和電子城兩家企業,低于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2009年百強房企平均總資產周轉率0.38。
一般而言,房地產項目開發周期為2-4年,存貨周轉率低于0.25,就意味著消化周期過長,可能危及房企正常經營。統計顯示,上述10家企業中有8家的存貨周轉率小于0.1。而據WIND數據統計,2009年A股上市房企平均存貨周轉需要2.2年,今年一季度為2.7年。
“實際上,房企資金最緊張的是第四季度。目前施工進度沒有放緩,是因為現在都是施工方墊資,開發商并沒有掏真金白銀。而到了第四季度,特別是過年前,往往需要結算,那時才是房企資金最緊張的時期。”國信證券研究員區瑞明對記者稱。記者 陳 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