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礦泉水標準并無高低端之分,市民質疑是企業為獲高利潤的噱頭
長沙超市內的高端礦泉水越來越多,但銷量卻一般。謝鵬 邱曉峰 攝影報道
隨著氣溫持續走高,各大超市各種瓶裝水也迎來了銷售旺季。記者近日發現,以往超市貨架上普通礦泉水、純凈水等一方獨大的局面開始改變,價格在5元至18元的高端瓶裝水呈現出日漸增多的趨勢。高端水為何這么貴?高端水是否就比普通水營養價值高?高端化是否成為飲用水市場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市民是否買賬?記者進行了調查。
一瓶水價格比食用油還貴
記者昨日在步步高超市王府店看到,在擺放瓶裝水的貨架上,占據貨架2/3以上的娃哈哈、農夫山泉等普通瓶裝水,價格普遍在1.5元~3元之間。標價18元的格萊雪冰川水、10.5元的西藏5100冰川礦泉水如鶴立雞群,因為它們的身價是普通瓶裝水的十幾倍。
“這水的價格比食用油還貴啊。”一市民感嘆道。記者注意到,一瓶1.8升的金龍魚調和油售價26元,而一瓶330毫升西藏5100的售價是8元,1.8升相當于40元左右,比食用油的價格貴了50%左右。
記者走訪了步步高、精彩生活、家樂福、沃爾瑪、通程萬惠等大型超市,無一例外地見到了高端水的身影。依云、格萊雪、西藏5100、昆侖山等七八個國際國內高端水品牌,從外觀看,瓶裝設計均比較別致。
消費旺季銷量卻有點冷
大多數消費者對高端水并不“感冒”。“瓶裝水就是解渴,憑什么這么貴?”一位正在挑選礦泉水的市民告訴記者。步步高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進入夏天以來瓶裝水銷量增加了40%左右,但高端水的銷量波動不大。整理貨架的工作人員也正在將“曲高和寡”的高端瓶裝水調整到了第一層不太顯眼的位置。
通程萬惠超市采購部門的孔先生表示,以西藏冰川5100為代表的高端礦泉水銷售額僅占瓶裝水總銷量的5%左右,消費群體一般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消費者。記者從家樂福也了解到,高端水的另一主要消費是商務會議用水,“銷售大概占總量的15%左右。”
水源地稀缺就是高品質保證?
這些價格不菲的高端水,究竟與普通瓶裝水有什么不同。記者注意到,除了依云、圣蒂托等進口品牌外,國內的高端水大多打著天然雪山水、深海礦泉水等稀有水源的牌子。例如昆侖山天然雪山礦泉水,自稱取自海拔6178米的昆侖山主峰玉珠峰,所用的天然礦泉水的形成年齡大于一萬年。而來自臺灣的華鹽堿性深海礦泉水,則自稱采自臺灣花蓮太平洋海域水深600米以下的海洋深層水。
推銷人員表示,開采技術、水源質量、加工工藝等占據了高端水的主要成本,尤其是水源地的稀缺性更是最大的賣點。
但是,記者了解到,我國飲用水標準并沒有高低端之分,更沒有根據水源地的不同來區分飲用水品質優劣的標準。
“例如有無污染、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硬件加工的工藝等,究竟高端水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實際上還是一個空白。”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營養與健康協會常務理事李定文說。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了礦泉水行業新規,對高端礦泉水這一新興的細分領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標準。
某品牌飲用水代理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就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至于所謂的高端水,更多的是商家自己的定義。
微量元素多也不一定健康
另一方面,高端水在營養價值上是否等于品質高的健康水呢?記者發現,超市里擺放的高端瓶裝水一般沒有特別的功效說明,只是成分列表遠比普通礦泉水詳細。這些水大多將水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鋰、鍶、硒、鋅等標注在包裝上,而普通瓶裝水只標注了宏量元素鈣、鎂、鉀、鈉等的含量。
李定文教授認為,瓶裝水中很多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一定的限值范圍內對人體是有益的,但含量超標的話,反而可能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傷害。“從營養價值看,我們平時喝的白開水就足夠了。對于普通人而言,白開水才是最合適的飲用水。”
“由于現在環境污染、水質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高端瓶裝水抓住無污染、純天然和微量元素做文章,其實更多地抓住的是人們的消費心理。”湖南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周俊敏教授如是認為。
記者觀察
高端礦泉水是解渴還是逐利
究竟瓶裝水的利潤有多大?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曾表示,容量550ml的瓶裝水的成本大概在0.5元左右,而超市零售價為1.5元。傳統中低檔礦泉水的利潤和市場空間也已越來越有限。中投顧問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瓶裝飲用水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元,但利潤率卻只有3.85%。
與此對應的是,有行業人士分析指出,到2021年,中國高端水市場容量預計將達到100億元,期間年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
一代理商向記者透露,高端瓶裝水的利潤至少比普通礦泉水高出六七倍,比果汁飲料利潤也“高得多”。
株洲人李先生在長沙從事某品牌高端水代理已經四年,他對長沙的高端水市場也很滿意,“每年我的收入都在增加”。他認為,高端水市場的容量不斷擴大,是市場細分的結果。“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費習慣也在逐漸改變,對水的安全、品質更注重。”有需求又有高利潤,這才是企業對高端礦泉水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