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是家庭廚房常用的調味品,但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雞精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形象地畫著一只肥雞,或者寫有“用上等肥雞制成”等字樣。其實,雞精并非天然調味品,而是以味精、淀粉、鹽、核苷酸二鈉、雞肉粉等為原料,再添加食用香料等混合、干燥加工而成。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和鹽。其中,味精占到總成分的40%左右,鹽占到10%以上。
據(jù)介紹,好的雞精里配料成分應當有雞肉粉,但由于雞肉粉很貴,因而部分小企業(yè)制作雞精時就用雞肉香精來冒充雞肉粉。雞肉香精是用一些香辛料來模仿雞肉的香味,根本就沒有雞肉成分。有些劣質雞精甚至使用日落黃色素,是化學合成色素,長時間食用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
那么,消費者該如何選購雞精呢?
首先,要看產(chǎn)品的包裝。合格的雞精包裝應該采用三層鋁箔包裝。其次,則需觀察顏色。如果顏色過黃,則一般是添加色素的緣故。第三,聞香味。真正的雞精加熱后香味持久,晾涼后也仍有香味。第四,看沉淀。將雞精放在玻璃杯中,加入開水。優(yōu)質雞精的溶液比較濃厚,沉淀物較少。第五,不要圖便宜,符合行業(yè)標準的雞精產(chǎn)品成本平均要比假冒偽劣的雞精高出50%以上。最后,還應該留意外包裝上是否標注有詳細的主要成分,認準行業(yè)GCB標志。
專家表示,盡管按國家有關標準生產(chǎn)的雞精對人體是無害的,消費者也應根據(jù)不同食物的特點來選用雞精。如果烹飪對象的食物特征、風味比較突出,如肉、魚等,應選擇味精,而非雞精,否則可能有損食物本身的特殊風味。如果烹飪對象是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則不宜使用雞精。因為雞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也就越差。雞精的溶解性要比味精差,所以在使用雞精拌涼菜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后再澆到?jīng)霾松稀?/p>
雞精怕高溫。雞精中含有谷氨酸鈉,應注意不要長時間高溫加熱,否則會產(chǎn)生有毒物質。除此之外,雞精里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謝產(chǎn)物就是尿酸,故痛風患者應該少吃。
丁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