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青年自首 海淀工商昨受理
自稱已做好被判刑的準備,希望用造假販假的真實經歷引發社會對行業黑幕的反省
本報報道 湖南青年小龍在北京經歷一年販假生涯后,拎著幾袋偽造的“灣仔碼頭”水餃和一份賬本于16日來到國家工商總局自首,他自稱已做好被判刑的準備,希望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引發同胞的認知和反省”。昨天,海淀工商分局食品科向記者證實此事,表示此案已轉交該分局處理。工作人員稱,目前此人舉報的情況仍在核實中。
造假青年踏上自首路
昨天下午,小龍到海淀區工商分局確認筆錄。“工作人員表示,此事需要向上級領導請示,以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小龍說。
27歲的湖南青年小龍2003年起來到北京闖蕩,他自稱從2008年起開始販賣假冰棍、假水餃。2月16日下午,他拎著幾袋偽造的“灣仔碼頭”水餃,拿著一本記錄所有交易賬目的賬本作為證據,來到國家工商總局自首,因為屬地管理關系,案件被轉交給北京市工商局,隨后又轉交海淀區工商分局處理。
小龍的故事由知名博客“24小時在線博客”最先透露。博主“老虎廟”介紹,在自首前,小龍已完成16萬字的小說《引火燒身》,記錄了他在造假過程中的所作所為。“老虎廟”寫道:“請注意,他所說的披露并不單指揭發他人,而是毫無顧忌地把自己送上審判席。”
先賣假冰棍,后賣假水餃
小龍說,2008年,他在同行引導下走上了販假道路。在道上,假貨被稱為“二號”,而他從販賣“二號”冰棍開始,生意逐漸做大,有時候是500箱,有時候則接近2000箱。
2008年9月,他賣出了第一批假冒的“灣仔碼頭”水餃,貨是從別人那里進的,一共26箱,賣給石景山區一個二級批發商,凈賺1144元。在正版“灣仔碼頭”更換包裝的情況下,他在老同伙攛掇下開始參與到制假過程中。因為沒有經驗,他出錢,看著合伙人制作仿冒的正版包裝、條形碼。
這些偽劣餃子很快被客戶發現了問題,已經懷孕的妻子也知道了他的所作所為,小龍開始考慮自首。今年初,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16萬字的小說,最終在知名博客“老虎廟”的鼓勵下,他以自首的造假青年的面目出現在公眾面前。
“他的案子并不大,但是他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大的。”小龍一位學法律的同學說。而在網上,小龍的故事迅速引發討論,有人直接質疑他試圖炒作。
“灣仔碼頭”:否認假貨流入正規渠道
昨天下午,“灣仔碼頭”水餃的商標權利人——通用磨坊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未接到消費者關于‘假灣仔碼頭’的舉報,公司也是剛剛聽說‘自曝售假’舉報一事。”
該公司公關部負責人郭女士說:“我們聽說舉報人提到假貨被流入超市渠道,這點令人很詫異,我們很希望與舉報人聯系,了解具體的超市名單以便調查。”
她同時表示,仿冒“灣仔碼頭”的假貨流入超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在北京只有直屬分公司供貨,而如沃爾瑪、家樂福、京客隆等連鎖超市都有相當完備的進貨程序,需要提供具有產品批號的衛生檢驗報告、蓋公司章并帶有條形碼的進貨單據,假貨不可能蒙混過關。
對于中小超市是否會混入一些假冒灣仔水餃的問題,郭女士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希望消費者到正規連鎖大超市購買。
另據速凍食品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北京確實存在一些“二級批發商”專為小門店供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經銷商表示,“二級批發商”手中貨的流向確實難以控制,例如它進某品牌100箱貨,卻賣出120箱,中間有20箱來路不明的產品則難以被發現,礙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各家品牌供貨商仍會與“二級批發商”合作發貨。(文中小龍為化名)
對話當事人
是造假舉報?還是策劃炒作?
昨天記者幾經聯系,在海淀一咖啡館里與小龍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接觸。
關于目前的處境
現在比坐牢還難受
記者:這事情曝光后對你的生活影響大嗎?
小龍:父母在老家還不知道,我媳婦壓力挺大的,因為肯定會罰款,罰得我傾家蕩產,也許還會背上債務,也不知道會判我多少年。我現在每天抽四包煙,比坐牢還難受,不知道處理結果要等多久才下來。不過我已做好一切思想準備,我的孩子要出生了,我也會考慮到一些后續問題。
記者:你的同行們知道你在舉報嗎?你不怕他們威脅你的安全?
小龍:他們上周六就都知道了,這些哥們兒都不跟我來往了,有的換了手機號,不敢給我打電話,但還沒來報復我。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我家里的存貨,十多箱假“灣仔碼頭”餃子,這是目前唯一的證據了。
記者:想過以后靠什么謀生嗎?
小龍:我不愁生活,我這個人腦袋好使,實在不行我可以做農民嘛,老家還有地,我覺得做一個農場主挺好的。我過去就跟同行說過,我今年掙點錢,回家干個養豬場。我其實想過那種老實巴交的生活。
關于“上賊船”
假貨的暴利誘惑人
記者:你怎么賣上假貨的?
小龍:我干過的職業多了,營銷策劃、網絡寫手等等,干得最長的就是賣冰棍。2006年春天,我開始為一家公司賣冰棍,一年掙五六萬塊錢。后來遇到同行,告訴我他一個月掙到的都不止這個數。他專賣有牌子的冰棍,就是假貨,他把我引上路的。
記者:假貨的生命力在哪里?
小龍:假貨實際上和真品在“競次”,就是比誰更差、誰更便宜。伊利小布丁冰棍終端銷售一箱大概是21元,來貨價格是19塊多,一塊多錢的利潤。從我們手里批發出去,可能不到18塊,三塊多錢的利潤。一天批個200箱,最多可以掙600元,誰不愿意進假貨?
記者:現在市場上的假貨到底有多少?
小龍:我告訴你,北京市只要是一個暢銷牌子,煙、酒等等都有假貨,你出個綠箭口香糖,人家就出個金箭。我接觸的就是那幾個人,七八個人吧,就是冰山一角,我后面的一圈子人多了去了。
記者:這些造假的工廠都選在哪里?
小龍:北京六環之外,埋藏著大批造假窩點,都在村子里。我在七里渠見過一個做老干媽辣醬的,他們在院子里炒辣椒末。他們都是獨門獨院,關了門在里面干,有專門的銷售渠道,一般人跟他們搭不上話。大部分廠家都在河北、北京的周邊。
關于自首的原因
心里時刻有陰影
記者:你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你賣假貨嗎?
小龍:我自首前,我才敢跟我同學打電話,他們都不知道我干這個。我現在不知道怎么向家里開口,我以前掙十萬的時候,只給家里匯三千,怕他們知道我在外面干壞事兒。
記者:你自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龍:我媳婦要生孩子了,這時發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讓我太震撼了。干我們這行的心里有陰影啊,買盒煙覺得是假的,買肉覺得是注水的,在我們眼里假貨很普遍了,這股風氣繼續蔓延,下一代怎么生活啊。另外,我覺得我這個人的貪欲挺大的,我自首了,我才能徹底不干這個了。
記者:你能分辨出市場上的假貨嗎? 小龍:我在市場上也看不出真假,包括冰棍我也辨別不出來。我只能吃出來,假的還是比真的黏性大,餃子煮完也能看出來,假的紋路比真的大。我在家里開了小超市,那些副食我們都不吃的,我們買肉還總買到注水的。
關于自首的動機
是否背后涉嫌炒作?
記者:你究竟是自首還是在舉報同行?
小龍:我提供了四頁材料,主要是說我的經歷,但免不了要牽扯到跟我合伙的那些人以及他們的作為,但我主要還是自首。
記者:你怎么找到老虎廟的?
小龍:老虎廟以前是我的老板,他開過營銷策劃公司,2005年我在那里干了兩個月,其間業務開展得也不怎么樣,沒有什么收入,我還和他吵過架。但人還是一直來往,小說快寫完了,他答應幫我寫序,我怕他寫不出我的感受,決定自己寫。我給老虎廟看小說的時候,已經想到自首了。
記者:現在有書商聯系你嗎?
小龍:還沒有,不過老虎廟在運作這些事兒。在博客上連載小說也是老虎廟力主的。
記者:有人說你是作秀,自我炒作。
小龍:我不是策劃這件事情,開始我都沒想見媒體,這不是件光彩的事兒,父老鄉親那么多,他們臉往哪里放?我自己也寫了部小說,讓熟人知道了,以為我在炒作,這很尷尬。但老虎廟說,媒體可以督促這個事情調查,也可以保護我的安全。網上那些說我是作秀、炒作的人,真相能讓他們反思。上網的都是年輕人,這些人將來都是占主導地位的,他們的意識改變了,將來社會大風氣才會改觀。我們將會看到消除假貨的制度慢慢地建立。
記者:你和揭發封口費的戴驍軍似乎都是行業里的反叛者。
小龍:我確實是這個行業的反叛者,我覺得這個事兒挺有意義的。但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媒體客觀寫就行了,別把我樹得太高,我不配。
攝影/本報記者 郁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