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色彩鮮艷、款式多樣、輕巧不容易破碎的仿瓷餐具(密胺餐具)再度被曝存在安全隱患。繼11月份揭露仿瓷餐具存在安全問題之后,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與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聯合發布了北京大型連鎖超市及批發市場仿瓷餐具質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送檢產品中,有80%違規使用了價格低廉、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此次調查涉及的仿瓷餐具前后歷經了三次檢測,問題越查越多。(12月27日京華時報)
真是觸目驚心,讓人膽戰,我們不得不反思,到底是誰放縱了有毒餐具的泛濫?報道中的幾個細節已經悄然告訴我們。
從事過化工研究的董金獅說,“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我們隨后向多家國家級檢測機構再次送檢,但都遭到拒絕。最后,北京化工大學某實驗室為我們進行了檢測”,董金獅介紹,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通過核磁共振對15個樣品進行了成分分析,結果證實了陳杰的說法。這個拒絕讓我感到心寒,作為國家檢測機構,專家提出檢測要求,應該趕緊配合,應該積極工作,因為你就是做這個工作的,沒有問題的時候,你還應該主動去調查,現在,專家提出問題了,更應該熱情接待�。咳欢�,這個拒絕讓人郁悶,我想,正是這種拒絕主義壓抑了許多熱情的公民,壓抑了許多正氣的激昂,最終導致邪氣丑陋的猖狂啊。
“其實我們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也向有關部門反映過。就在前不久,我們還向浙江省質檢部門舉報過,但目前沒有任何回復”,專業從事仿瓷餐具研發、已有15年相關工作經驗的陳杰昨天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透露�?磥恚粌H是國家檢測部門有這種拒絕主義病,我們的基層部門也同樣有病,真是上行下效,沒有任何回復,雖然不能說是完全拒絕,但足以說明這些部門的不積極,不主動,不熱情,很冷漠。嗚呼,關系公民生命健康的問題卻遭到如此冷待,那些危害公民生命健康的產品怎么會不得意忘形呢?我看,不出“新三鹿事件”,他們不會驚醒的?難道我們公民的生命健康非要用“三鹿事件”來提醒嗎?
通過查閱國家食品包裝容器原料目錄和食品添加劑目錄,發現兩個目錄都沒有把脲醛樹脂收錄其中,這也就意味著,國家禁止使用脲醛樹脂生產餐具。董金獅告訴記者,在全國 1000多家仿瓷餐具生產企業中,目前只有20多家擁有生產許可證,“98%的企業在違法生產,對食品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由此看來,不僅是檢測部門搞拒絕冷漠主義,我們的地方企業管理部門也在大搞放縱主義啊,否則,這98%違法的企業是怎么誕生的呢?
昨天,央視《新聞30分》欄目也以《變“色”變“味”的仿瓷餐具》為題,對劣質仿瓷餐具進行了報道。,報道發出后,超市發昨天緊急下架了問題產品�?磥�,商家十分敏感啊,但是我們的相關管理部門是不是應該更敏感呢?有毒餐具猖狂,有企業的道德失落,更有你們的管理失落放縱啊?這種放縱,昨天,已經導致了的“三鹿事件”,今天又導致了 “有毒餐具事件”,明天還會導致其他危害公民生命健康的事件啊!最近“三鹿事件”事件的罪魁禍首們要接受法律制裁了,但是我們相關的管理部門部門是不是也應該來一個徹底反思,來一個責任自查呢?食品安全關系公民生命健康,來不得一點懈怠,因為這種懈怠就是犯罪,就是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