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新民明興飼料廠,這家建在村莊里、經常散發撲鼻怪味的小飼料廠,在9月底之前卻是著名的韓偉集團蛋場的供料商。在被發現涉嫌在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后,工廠被封,老板被拘。作為受害者出現的韓偉集團董事長韓偉稱,飼料業的低價惡性競爭,已對食品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入市 低價問題飼料攻進韓偉
韓偉集團本來擁有自己的飼料廠,自產自用,但董事長韓偉表示,飼料的原料公司不能生產,只好外購,被指肇事的玉米酒糟就是一例。
玉米酒糟是以發酵法生產玉米酒精后的固體剩留物,因其蛋白含量超過28%-32%,成為養殖業的高蛋白飼料。據韓偉透露,9月22日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的玉米酒糟,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入該公司的。
韓偉承認,問題飼料,便是用低價做誘餌吸引蛋場上鉤的。但韓偉沒有出示其購進問題飼料的原始發票和具體價格,因為“此案仍在調查中”。
監管 三聚氰胺檢測一直缺席
韓偉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現代化蛋雞飼養基地,早已購進了檢測飼料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設備,但并沒有檢測三聚氰胺的設備。甚至,在三鹿事件爆發后,韓偉集團將飼料和產品四處送樣化驗都很艱難———因為有限的檢測機構內已經“擠滿了化驗牛奶的人”。
負責監控大連地區飼料安全的大連市農委飼料辦,只有5名工作人員,負責對本地130個和外地更多飼料品牌的檢驗監督。昨日,飼料辦負責人告訴本報,飼料辦都是按照農業部的抽檢計劃進行抽檢,此計劃分上下半年,計劃外的臨檢則非常少。
行業 低價競爭導致添加成風
《南方農村報》發文稱,飼料業添加三胺,5年來已成“公開的秘密”,以提高飼料在常規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提高性價比和競爭力。
而如此惡性手段,與國內飼料市場的競爭不無關系,小飼料廠為了生存只得搞惡性競爭。在韓偉集團事件中,被指肇事的明興飼料廠是一家小飼料廠。目前,尚不知明興飼料廠如何通過了“綠色食品”企業韓偉集團的評估和認可。
盡管低價購進了問題飼料,但韓偉集團董事長目前在接受采訪時,仍呼吁政府限制食品和飼料行業中的低價惡意競爭行為。
“不從價格著手,就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韓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