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到醫院主動要求用好藥,如果醫生照辦,既可為病人治療疾病還可為醫院創收。然而,這樣的要求,沈薇不會一一滿足。有的病人來了,她少開用藥,病照樣好了。前日,一位老太太胃疼得吃不下飯,請求做胃鏡檢查。
沈薇給出的處方是:暫停帶孫子1個月。
(沈薇,碩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心理壓力沒了病自然好了
“給我做個胃鏡吧。”前日,重慶附二院門診,消化內科主任沈薇接待了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老人告訴沈主任,自己快一月吃不下飯了,胃疼得厲害,擔心胃上有毛病,希望能做個全面檢查。
沈主任并未立即滿足老人的請求,而且與老人聊起天來。原來,老人的老家在農村,兒子在主城上班安家。上月,兒媳生了孫子,老人就進城伺候母子倆。折騰了1個月,孫子長得白白胖胖,老太太卻因為胃疼吃不下飯了。
“暫時一個月不帶孫子�!鄙蛑魅螞]有開藥,也沒打針,讓老人很詫異。沈主任問她,是不是最近睡眠不好,很擔心帶不好孫子和月子里的兒媳。老人點頭稱是,并告訴沈主任,兒媳是城里人,很擔心自己笨手笨腳伺候不好兒媳。加上近來天氣時冷時熱,又怕孫子得病。
“這是心理壓力引起的疾病�!鄙蛑魅握f,不只是老人帶孫子的壓力引起消化疾病,每年高考前也有很多學生出現肚子疼吃不下飯,到門診卻啥事沒有。沈主任說,這都是巨大的心理壓力引起的反應,壓力沒了病狀自然就好了。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樣的病人不需要檢查用藥花冤枉錢,稍加調整自然就能好。
替病人節約不該花的錢
沈主任不但不用藥治病,并且還停了病人的藥,醫好了病。
4月初,一位中年婦女找到沈主任,稱自己肚子脹痛,要求給做胃鏡。沈主任沒有立即開單子讓婦女接受檢查,也是慢慢與對方聊起了病史。
中年婦女回憶說,當時沈主任問她是否在其他醫院檢查過,當時她還擔心沈主任有想法會怠慢自己。她小心翼翼拿出一大摞胃鏡、B超、CT等檢查單后,沈主任仔細地看了好半天,最后讓她停藥。一星期后,她的肚子不在脹痛了。
“做一次胃鏡幾百元,能不做就不做�!鄙蛑魅握f,這名婦女每兩三個月就檢查一次,繼續做胃鏡還是一樣的結果,通過前面的檢查分析發現,她是吃藥過頭了。沈主任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病人用藥要用適當,有的病人服藥后沒有效果,可能是方法不對,也可能是藥量不夠等,但不能盲目地重復檢查。醫生幫患者分析病史很關鍵,不該花的錢要替病人節約。
原來她有一顆感恩的心
重慶晚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病人反映,有些醫生不聞不問就讓患者進行多種檢查,為啥沈主任不這樣做?
“我這是因為自己那段知青經歷�!鄙蛑魅握f。1975年,她到四川省達州農村當知青,當時農村醫生少,農民看病難。她有次發高燒,村里人抬著她跑了四五小時的山路才送到醫院救治。
沈主任的爺爺、父親世代從醫,鄉親們救了沈薇,父親從重慶主城專門去達州為鄉親們看病,順便看望女兒。至今,沈主任還記得,鄉親們把她住的房子圍得水泄不通,父親一直忙到深夜。父親第二次去達州,人還沒到鄉親們就像趕場一樣朝她的住處集中。
1977年,沈薇參加高考,主動報了重慶醫科大學。1994年,她獲得中英友好學會獎金赴英國倫敦大學研修學習。沈主任說,她本可以留在國外,但想起父親到達州為農民看病的場景,她選擇了回國。
“沒有哪個病人愿意放著錢等著生病用�!鄙蛑魅握f,為病人節約不該花的錢,盡全力為他們醫好病,這就是好醫生。(記者 彭瑜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