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洋快餐肯德基繼“豆漿門”后,又再陷“用油門”。據媒體報道,肯德基的炸雞油4天才徹底更換一次,期間每晚把油渣濾掉后第二天繼續用。對此,肯德基方面解釋,該公司有嚴格的烹飪油管理規定,每天都會過濾清除烹飪油中的食品殘渣,同時采用專用試紙監控烹飪油的化學成分變化,確保烹飪油標準。
緣起:
肯德基重復使用炸雞油
“通常每天早、午、晚會各濾一次油,油少了,低過油位線了就往里面倒新油。”昨天,一位曾在肯德基做過兼職的廣東某高校學生小梁向記者如是證實。他稱,肯德基每日早上的濾油,是靠加一種叫“濾油粉”的添加劑,將油抽入放有濾油粉的油箱中,再將油抽回油榨箱,完成一次濾油,“濾油粉可以讓油看起來干凈、剔透一些。”而中午、晚上的濾油則用濾油網,將油炸食品殘渣、凝固廢油等去除。
肯德基“炸雞用油4天換一次”消息傳出后,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前天專門調查了肯德基上海門店。據上海市食藥監局表示,據門店記錄顯示,餐廳煎炸用油的更換時間為4至5天。截至目前,包括肯德基炸雞用油在內的上海餐飲用油抽檢尚未發現問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正處于了解情況階段,必要時將啟動取證等程序,若查出問題將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不過,記者昨天從廣東肯德基方面獲悉,截至昨天上午,并沒有相關監管部門到該公司了解重復使用煎炸油情況。
縱深:
中小餐館普遍“老油”再用
事實上,洋快餐“炸雞用油4天換一次”并不鮮見。據餐飲業內人士透露,在國內餐飲,很多街邊餐館、快餐店、大排檔、飯堂、農家樂等餐飲場所大多使用“老油”。昨天,一位餐飲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據他所知,有不少無名餐館為了節約成本,偷偷采購洋快餐的廢棄油來使用。
據其介紹,食用油重復使用現象較多,比如食用油炸過紅燒魚后又炸雞塊,當油變黑、有沉渣后,店家又會拿這些油來炒菜、或提煉辣椒油,或作火鍋底油。廣州洛溪農貿市場的一家臨街食店,門口擺了一口油鍋在炸油條,記者看到油鍋里的油黑乎乎的。當記者問該店的油多久換一次時,店員稱,一周換兩次油,大約3天換一次油。
協會:
粵菜川菜使用一次性油
“粵菜對食用油比較講究,一般不會使用‘老油’。”昨天,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則廣粵菜很少使用油炸,一般也就是“過油鍋”,每煮10—20道菜就可能用完油,不存在重復使用;二則油重復使用過多油會現黑色,食品賣相不好。
部分在廣州的川菜館也極力否認使用“老油”。昨天,四川商會廣東餐飲分會秘書長陳先生向記者表示,在四川,由于當地消費者追求老油的香味、口味,當地火鍋較多使用“老油”,即是使用提煉過多次,再經高溫煮的油,但在廣東,川式火鍋基本都使用一次性油。
監管:
缺乏標準監管是空白
記者發現,對于如何判斷“老油”是否可用,國家沒有相關標準。有專家表示,截至目前仍不能確定老油兌新油后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但假如反復使用很久的老油混在新油中,PH值也可能在正常范圍中,這給當下的監管造成了空白點。
昨天,廣州多位餐飲業人士告訴記者,國家對食用油允許使用多久沒有硬性規定,只是讓企業根據各自情況,自行決定。“很多餐飲企業沒有相應的設備,也沒有科學的手段來鑒定所重復使用的油在酸價、過氧化值或其它指標是否達標,僅是憑肉眼觀察,比如看油的色澤是否變黑、沉渣是否增多。”
據悉,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久前發布了《餐飲服務單位食用油服務指南》,其中規定:餐飲單位應采取措施或監測,控制食用油煎炸過程的安全質量;若無法實施監測和控制措施的,煎、炒、炸用油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天;連續煎炸食品的油,累計使用期限不得超過12小時。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熊漢玲 招韻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