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杜燕)北京所謂“看病難”,其實是看知名專家難。去年北京醫療機構門診量為1.46億人次,百姓都希望掛到專家號,但其中僅180萬人次由專家診療,這是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毛羽30日透露的。
毛羽在北京市預約掛號通氣會上稱,北京市從7月28日推出統一預約掛號平臺,首批30家三級醫院進入統一平臺,至今共投放80萬人次號源,但實際掛出率不足30%,除了個別醫院號源比較緊張,放上去就掛掉,多數醫院在網上、電話里的號源均沒有掛完。從這個角度來看,并不是所有醫療機構、所有科室都存在“看病難”問題。
他強調,北京醫療服務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服務量的絕對增長和專家不足的矛盾;而所謂看病難,其實是看知名專家難。
數據顯示,近5年來,北京市醫療機構的診療總量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但專家人數有限。去年一年,北京醫療機構門診量是1.46億人次,較2009年增加1081萬人次,同比增長了7.99%;今年1至6月份,北京市醫療機構門急診總人次達到739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1.1%。
毛羽透露,在去年1.46億人次中,由專家診療的患者不過180萬人次,即占到總診療人次的1.2%左右。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根本解決看專家難的問題,不太現實。
是不是所有病都必須專家看才能治好呢?毛羽表示,其實不然。全國各地患者都來京看病,很多不必專家看的多發病、常見病,可以掛普通號和�?铺枺@樣既省時間,又少花錢,且可以得到很好的醫療質量。
毛羽表示,目前北京醫療機構通過開展雙休日門診等措施挖掘醫務人員潛力。今后5年,北京還將督促醫療機構科學合理施治、合理用藥,在治好病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病人少花錢。同時,推進家庭醫生、醫藥分開等舉措,使“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較大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