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藥含有嚴重致病成分
抓捕盛某的“上線”林某頗費周折。盛某自稱從未與林某見過面,平時交易由一方通過物流發貨,一方從銀行匯款。為了找到林某,盛某翻出物流單,直到此時才發現,藥品并非發自北京,而是發自河南鄭州。盛某電話中質問林某,林某稱他是鄭州辦事處的。
新沂警方判斷,這絕非一起簡單的銷售假藥案。6月初,新沂警方、藥監部門派人趕赴鄭州,一周后將林某抓獲。林某供認,“康骨寧膠囊”確系假藥,他是盛某的“上線”,以5元至7元向外發貨,發往江蘇、河北、吉林、山東、陜西等地。
林某說,藥品上的公司名稱、注冊商標、生產地址等都是假的,電話號碼雖是北京的,但已全部呼叫轉移到他手機上。
警方事后查明,林某只是整個假藥銷售團伙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他背后有個更大的假藥銷售網,控制人即總經銷商,是林某的姐夫楊某。
根據林某交代,警方摸到了楊某團伙的窩點。在楊某倉庫,除了“康骨寧膠囊”外,警方還發現名為“咳立清膠囊”、“高效骨痛膠囊”等多種假藥。后經江蘇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發現,5種假藥均含有“醋酸潑尼松”。新沂市藥學會鑒定認為,服用這些藥后可能引起糖尿病、高血壓、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等病癥,誘發并發感染,孕婦服用會造成胎兒畸形等嚴重后果。
新沂公安經偵大隊有關負責人說,這些假藥大概銷售25萬瓶,加上未銷售出去的,涉及金額達1000余萬元。
不久,楊某等人在河南落網。他交代,有一個叫“藥社會”的網站,上面有全國各地藥品代理商的資料和聯系方式,他把這些資料下載到電腦上,然后用電話聯系代理商。
同種藥粉面子分裝出數十種不同藥品
林某交代,這名生產商頗為神秘,由姐夫楊某介紹,外號“老陳”,每次和林某交易都是電話聯系后在鄭州某高速路口見。
根據這一模糊線索,警方抓捕楊某的同時,展開對生產商“老陳”的抓捕,很快鎖定他的住所。
“老陳”早年做膠囊殼、藥瓶買賣,后轉而開始為假藥銷售商代工,生產假藥。警方查封了他在鄭州一民房中的假藥作坊,搜出全套藥品生產包裝設備、數十種藥品包裝盒以及大量未完成包裝的膠囊、藥丸等,并搜出20余本發貨賬本。根據賬本,“老陳”又供出多名藥品銷售商。至此,整條假藥生產銷售網絡被揭開。
新沂公安經偵大隊有關負責人說,假藥原料大多由楊某等總銷售商提供。楊某從藥品批發市場中買來布洛芬、活血片、鈣片、消炎片等藥粉面子,根據市場行情,虛構藥名、藥效,找專門的醫藥包裝設計商設計包裝、標簽,將這些原料、素材交給“老陳”等生產商。
“老陳”則根據客戶要求,找來5名親屬、老鄉,把膠囊殼和藥粉給專門做藥品灌裝的人,或自己灌裝,裝完后將膠囊裝瓶、貼標簽、裝進包裝盒。每完成一瓶能獲得1元左右收入。整個過程不需任何證照。“老陳”提供的都是同樣的藥粉面子,卻裝在各種不同包裝的藥瓶里,堂而皇之地變成數十種假藥。
一瓶假藥的成本大約3元。在藥品銷售上,楊某等人先偽造一整套藥品的虛假手續,并制作像模像樣的網站。然后給全國各地的藥品代理商打電話,推銷藥品,以4元至8元不等的價格往外發貨,由物流代收貨款。代理商再將假藥分銷往各藥店、衛生室。 (文中犯罪嫌疑人均為化名)(通訊員 邱紅軍 記者 于英杰)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