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檢驗檢疫局確保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認真進行風險分析,著力強化重點敏感商品的檢驗監管,提升交能。
出口兒童服裝的繩帶問題一直是歐美等國對我國服裝產品進行召回的主要原因,鎮江局結合新進目錄產品的開檢加大出口兒童服裝場檢驗,共發現了5批次不合格,在加強現場檢驗的同時,積極開展設計樣評估工作,幫助企業在生產前發現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設計樣評估中共發現了多批存在質量隱患,及時指導企業進行了設計樣修改,避免了多起可能發生的召回事件。
在對非產品的裝運前檢驗工作中,核價問題一直是難點,該局抓住這個難點,切實加強輸非產品的核價工作。在對一批出口埃及的滾筒架進行裝運前檢驗時,憑著高度的敏感和責任心,發現企業存在價格低報嫌疑,經過對企業進行相關政策的耐心宣貫,企業承認了錯誤,將所報價格調高了30%。
對實施行政許可和備案的產品,認真做好周期檢測工作,全年危包周期檢測93批,食品包裝7批,普包17批,發現3批不合格,玩具檢測23批發現11批不合格,對發現的不合格,該局都進行認真分析,要求企業整改。對一般出口產品按照工作規范的要求根據輸往國別進行安全項目抽批檢測。發現20批不合格。針對歐美等國不僅關注服裝主要原料的質量安全,也關注輔料質量安全的新動向。積極開展出口服裝輔料安全項目抽查活動,提醒企業加大對服裝原輔材料的安全質量管理,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嚴格按照輸入國要求組織生產出口。
信息化手段對促進檢驗監管效能的提高越來越重要,在檢驗監管中,除了原有的電子監管、包裝視頻監管外,工業品分類風險管理系統今年開始試運行,該局集中人力精力認真開展試點工作,完成了146家企業的分類評定工作,并且已經開始試行抽批檢驗和監管工作,和企業實現了互動,為分類管理辦法的有效落實提供了保障。(王欣 李干榮)
王欣 李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