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大門上貼著告示,稱11月1日將恢復正常營業

餐廳大門緊閉,員工向記者敘述事件經過

姚餐廳目前已暫停營業
姚餐廳上海旗艦店暫停營業。
事情來得很突然,員工說:“一切毫無征兆。”他們聯系老板不著,10萬元左右的薪水無處可討,于是向本報114新聞熱線求救,稱老板攜款潛逃。昨天上午,記者趕赴現場發現,姚餐廳大門緊鎖。
姚餐廳所屬公司福金餐飲有限公司律師稱,此事系公司經營者經濟糾紛而起,對此,承包商趙悅沒有否認,表示并非故意欠員工薪水,而是還不到發薪時間,姚餐廳會在11月1日重新營業。據了解,此起事件相關的股東、承包商、供貨商包括律師等也于昨晚進行談判。據熟悉情況的人士透露,不排除關閉姚餐廳的可能。作為姚餐廳進軍的首家旗艦店,2006年曾經引起全國轟動,但沒想到三年后,卻遭遇生存之憂。員工稱,近兩年,姚餐廳大多在虧本經營,盡管餐廳采取縮小場所、承包經營等手段,但收效甚微。
姚餐廳欠員工10萬元
昨天下午, 26歲的王俊坤手拿一摞書面材料,再次走進靜安區勞動仲裁委員會,“上午去了一次,缺一些材料,現在補齊了。”與他一起的還有其他數名同事。他們說,在這起事件中,姚餐廳欠他們1萬多元至幾千元不等。
“從上周五開始,我們就不斷打電話給老板,還有承包商,但他們都不接電話,或者干脆關機。”董國輝顯得很沮喪,他曾在姚餐廳擔任廚師長兩個多月,目前還剩下一個月的薪水沒有領到。王俊坤非常惱火,“無論其中發生了什么,我們作為員工只希望領到薪水。”
“我個人有1萬多元,全部員工的薪水算下來,餐廳總共欠我們10萬元左右。”大堂經理高小姐同樣也是討薪者。昨天,她專程趕到承包商所在的辦公地點,希望堵住對方,討要薪水,可情況依然不明朗。
其實,欠薪的還不只是他們幾人。據姚餐廳員工介紹,包括后勤、人事等,姚餐廳全部員工約有30人,其中有13人領取了半個月約800元的工資。據高小姐介紹,姚餐廳內有老員工和新員工之分,老員工與餐廳都簽訂了勞動合同,而新員工很少有合同在身,這也是他們討薪所面對的難題之一。“當初他們催著我來上班,可是上班之后,卻一直拖著不給我簽合同。”高小姐說,她多次找對方,要求簽合同,卻始終沒有回音,直到餐廳突然莫名關門。
“當初聽說姚餐廳招人,高興得不得了。”員工徐良說,盡管對方沒有立即跟他簽訂合同,但他依然按照老總要求,立即來上班,“能在姚餐廳上海旗艦店工作,感覺很不錯。”而且后來跟家人聯系時還說,“我在姚明開的飯店工作。”盡管最后得知,該餐廳與姚明并沒有任何關系,但他依然感到光榮。
現場
餐廳大門緊鎖貼出裝修告示
接到求助熱線電話,記者昨天中午趕到姚餐廳上海旗艦店所在的華山路2號。
在華山路愚園路路口,很遠就能看到姚餐廳碩大的招牌。走進姚餐廳門口,巨大的“YAO”招牌與一個篆刻印章似的標識相鄰,旁邊還掛著“姚餐廳”的招牌。在入口的門兩側有塊迎賓招牌,寫著“2F姚餐廳”“1F三顧牛蛙”的字樣。
還未走近門口,一名穿戴整齊的男子迎了出來,一聽記者要找姚餐廳,該男子立即稱,他是“三顧牛蛙”餐廳的服務人員,“你找姚餐廳啊?姚餐廳已經停止營業了。”該男子說得非常干脆。記者了解到,“三顧牛蛙”與“姚餐廳”共用一個出口,顧客入門后,從旁邊的樓梯,即可進入姚餐廳營業大廳。
如今,姚餐廳大門被鐵鎖鎖住。玻璃大門上貼著一張告示,上寫“因經營需要,餐廳暫停營業,內部裝修,十一月一日正常營業。特此通知。”落款是“趙”,另有手機號碼。
采訪期間,偶爾有市民進入想要用餐,看到記者在拍照,才發現姚餐廳停止營業的情況,“啊呀,怎么停業了?”一名中年女子得知情況后,不禁脫口而出。由于是午飯時間,不時有顧客前來就餐,在得知餐廳停業的消息后,同樣表示驚訝。王俊坤等幾人很快趕到,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姚餐廳的遭遇。談話間,一男一女兩名外籍人士找到姚餐廳,用英語詢問姚餐廳何時能夠開張,在沒有得到任何確切消息后,黯然離開。“他們是樂隊的成員,菲律賓人。”王俊坤介紹說,樂隊的器械也不見了蹤影。
事發
貴重物品深夜被搬走
徐良在姚餐廳是一名服務員,每天早上負責打開門,然后打掃飯店衛生,并與其他員工一起,迎接每天的顧客。
10月16日早上8時許,徐良第一個趕到餐廳,在他打開燈光的瞬間,驚呆了。“整個大廳面目全非,被搞得亂七八糟。”徐良說,他以為飯店夜間遭小偷光顧了。徐良趕緊清點物品,發現液晶電視機、肉食品,還有未開啟的酒等都不見了蹤影。因為剛來餐廳不久,徐良還沒有經理的電話,只好與廚師長董國輝聯系,后者接到電話后,讓他暫時不要慌張。
董國輝立即與老板聯系,可電話始終不通,“老板、老板娘,還有趙總都無法聯系上。”董國輝感到不妙。更多的員工獲悉后趕到餐廳,“有的員工深夜1點還在餐廳。”王俊坤認為,餐廳是在凌晨兩點左右發生了什么事情。“沒有任何征兆,很突然。”董國輝告訴記者,在事發當天,“有的老員工給我說,國慶的時候,老板曾給老員工每人一半月工資,大概800元左右。”他認為,這是有預謀的行為。
大堂經理高小姐認同了董國輝的說法,她告訴記者,之前她曾一直要求與公司簽訂合同,但對方始終拖延,直到事發前的三天,老板突然要她休假一周,之后再與她簽訂合同。高小姐說,現在想想,原來是為了支開她。
沒拿到工資的新員工持續不斷與各負責人聯系,可他們的電話最后都關了機,王俊坤告訴記者,16日夜10時左右,一名自稱福金餐飲公司的律師與他們在餐廳見面,說她無法給付他們工資。不得已,王俊坤于是向媒體求救,昨天又向靜安區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請。
各方說法
福金:經濟糾紛引起
姚餐廳上海旗艦店系福金(上海)餐飲有限公司所有。曾作為休斯敦姚餐廳的股東之一,喻弟于2006年7月開了在中國境內的首家姚餐廳旗艦店,今年8月喻弟將飯店承包給名叫趙悅的人。
昨天,記者根據員工提供的電話,試圖與喻弟取得聯系,但對方一直無人接聽。員工說,其手機轉接到福金公司律師的手機上了。果不然,很快,一名自稱姓閆(音)的律師回電自稱福金公司律師,表示該事件緣起經濟糾紛,目前,正在協調處理中,不方便透露更多細節。
有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員工只是該起經濟糾紛的受害者。該人士稱,目前姚餐廳老板是喻弟,但他于今年8月將餐廳承包給了趙悅。該人士還說,喻弟當時考慮到趙悅先生曾是某著名餐飲企業的經理,有充分的人脈,方便餐廳經營,便將餐廳交由趙悅承包。但是沒想到,餐廳在接下來的經營中遇到了資金缺乏的情況,供貨商遲遲拿不到款項。記者從警方獲悉,之前飯店曾與供貨商之間產生過沖突,甚至一度驚動110,后來,供貨商便拒絕供貨。
眼看餐廳難以為繼,無奈之下,福金公司有關負責人只好采取了轉移餐廳物品的方式,希望各方能妥善解決問題。據了解,目前各方正在談判,如無法談妥,或許會進入司法程序,如此情況下,姚餐廳不排除將出現退出舞臺的可能。
承包商:員工薪水到期會發
針對以上說法,根據餐廳大門上留下的電話,記者與趙悅取得聯系,對方對姚餐廳暫停營業一事表示肯定,對欠員工薪水一說也予以認可。不過趙悅還表示,姚餐廳只是內部暫時整頓,并非一關了之,到11月1日,將繼續營業;至于員工的薪水,并非故意拖欠,而是還未到發放薪水的時間,每月會在15日發工資,況且“員工工資也沒多少錢。”他還否定了欠10萬元的說法,“只有五六萬元而已。”
趙悅告訴記者,他與喻弟是很好的朋友,今年8月接手后,他還將餐廳裝修一新,將原來的“yee-ha”標志改為“YAO”等,他也準備大干一場。針對其缺欠供貨商款項說法,趙悅也沒有否認,稱涉及金額并不多,幾萬塊而已,“整個餐廳運營資金也并不多。”但具體詳情如何,他卻不愿透露。
趙悅表示,目前事件各方正在協商中,很快會有一個結果,“本著為姚餐廳負責的態度,我們都希望這些事能妥善解決。”
事件探因
姚餐廳經營不善或將徹底關閉
激烈矛盾爆發是長期量變的結果。據餐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姚餐廳上海旗艦店最近兩年一直虧本經營,這才是矛盾爆發的根本原因。
借姚明東風開張
大家清楚地記得,2006年3月開始,姚餐廳在上海開首家旗艦店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當年7月,姚餐廳開張,引人關注。當時餐廳約1000平方米,上下兩層,一樓為中式餐廳,二樓為西式餐廳,號稱讓國人以市民的價格,嘗到來自美國的牛肉味。
作為休斯敦姚餐廳股東之一,喻弟借助姚明在休斯敦開餐廳后,又開了該姚餐廳,注冊公司便是福金(中國)餐飲有限公司。姚餐廳開張之初,確實吸引了市民的眼光,全球媒體也予以關注。盡管喻弟多次在媒體面前強調,該姚餐廳的“姚”并非所指姚明,而且該餐廳與姚明也沒有任何關聯,但其姚餐廳旗艦店的招牌和依托NBA的風格,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借助姚明在NBA的成功之勢。正是如此強勁風頭下,姚餐廳上海旗艦店開張之始,風光一時,當時的媒體報道稱,場場爆滿。
經營不善入不敷出
但好景不長,姚餐廳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兩年來,該餐廳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該工作人員說,風頭過后的姚餐廳經營品種在美食遍地的上海,只有“姚餐廳”的噱頭了,在食品特色方面欠佳,光顧者也日漸減少。
針對該說法,記者采訪了姚餐廳周邊的市民,一位保安向記者證實,最近到姚餐廳的人確實不多。另有市民說,他沒去過姚餐廳,“除了籃球迷外,其他幾乎很少有人愿意去這個餐館,飯店關鍵還是要靠特色。”一名在附近上班的林小姐認為,姚明在美國休斯敦開的姚餐廳賣的主要是中餐,這在當地是特色食品,但姚餐廳上海旗艦店大多賣的是美國食品,而上海街頭的外國特色餐館琳瑯滿目,它的吸引力便降低了。
在某餐飲點評網上,一位曾來上海旅游、并在姚餐廳就餐的顧客留言稱,偌大的餐廳只有他一人,他沒想到響當當的姚餐廳竟然如此冷清,由此感慨不已,不過他依然認為該餐廳食物的味道還是不錯的。
顧客減少,餐廳的開支卻不能減少。據一名員工介紹,姚餐廳當初租下兩層店面,月租金在16萬元左右,盡管餐廳搞不同的活動,甚至邀請籃球明星到場,但依然入不敷出。一年后,姚餐廳決定縮減規模,將一樓中餐廳轉手出租給了蘇州面館,后來,蘇州面館同樣經營不佳,隨后姚餐廳又將該店面出租給現在的“三顧牛蛙”。
除此之外,為了增加服務項目,姚餐廳成為靜安“商務樓宇員工推薦單位”之一,面向白領提供午餐。為了改善經營狀況,姚餐廳可謂絞盡腦汁。
招來承包商反生矛盾
“經營狀況走低,每月收入也就在20萬元左右。”一名熟悉情況的員工說,而餐廳光2樓租金每月就要支付9萬左右,再加上動輒萬元月薪的員工等,姚餐廳是在虧本經營。今年8月份,喻弟不得已將姚餐廳承包給曾在某大型餐飲企業擔任經理職務的趙悅,希望借后者的業內能力及在上海的人脈,挽救姚餐廳。
至于餐廳鬧到停業的地步,該員工認為,這或與內部人員安排有關。據介紹,盡管趙悅是承包商,而且,這批新員工也是其8月份之后新招聘進來的,但總體而言,仍是老員工居多。而且喻弟的老婆(員工稱之為老板娘)是管事的人,喻弟的小舅子還負責餐廳的供貨渠道。如此一來,矛盾自然而生,至于矛盾詳情,員工卻不得而知。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甚至稱,姚餐廳不排除關閉的可能。 “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澄清:上海姚餐廳與姚明無關 晚報記者 唐舸 報道
在上海姚餐廳曝出停業消息之后,記者隨即聯系了“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章明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此事,也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為,這家姚餐廳實際上“和姚明并沒有關系”。
在接受記者采訪中,章明基一再強調,上海的這家“姚餐廳”和姚明、姚之隊以及姚明父母之間并沒有任何經營上的關系,“姚之隊”并沒有參與到上海“姚餐廳”事物中,姚明本人更沒有參與經營,它只是休斯頓 “姚餐廳”的幾位股東的生意。 “從嚴格意義上說,它都不應該叫做‘姚餐廳’。 ”章明基表示。
“姚餐廳”這個名稱的來源還要追溯到2005年,當時“姚餐廳”在休斯頓正式開業,這家“姚餐廳”是姚明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上世紀70年代上海男女籃球隊的隊友汪大詳、孔慶齡夫婦以及在休斯頓擁有4家中餐館的老板符繼麟、開川菜館的喻弟,一起開辦起來的。
休斯頓的“姚餐廳”雖然投資超過150萬美元,但姚家并沒有掏一分錢,只出了一個“姚”字,錢是由汪大詳、符繼麟和喻弟他們投的。姚明本人也曾表示:“‘姚餐廳’和我沒有什么關系,那個姚是我爸爸的姚,不是我的姚。 ”而一年之后,休斯頓姚餐廳的幾位股東又在上海開出了另一家餐廳,也就是現在這家位于華山路的“姚餐廳”,但姚明和姚明的父母并未參股其中,也沒有參與經營活動。
實際上,雖然都叫“姚餐廳”,但是上海這家 “姚餐廳”的真名叫做“YEEHA”,這個名字來源于是德州牛仔放牧時喊的口號,代表著奔放和勇往直前,和休斯頓姚餐廳的“YAO記”招牌并非一家。而且在幾位股東的名片上,上海“姚餐廳”都更名為“福金(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標志也都換成了“YEEHA”。
不過,由于休斯頓“姚餐廳”的影響力,上海這家“姚餐廳”的確是沾了“姚”字招牌的光,而被人習慣稱之為上海“姚餐廳”,以至于讓人很容易就將這家餐廳和姚明聯系起來。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這家“姚餐廳”,姚明和姚之隊雖然沒有投入一分錢,但姚明以名氣入股,照樣可以當股東、分紅。對此,章明基明確表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姚明和姚之隊在上海姚餐廳的經營中沒有任何收益。 “姚明和姚明的家人沒有拿過一分錢,姚之隊也沒有參與他們的任何經營活動。 ”
章明基說:“姚明和我們多次強調,對于自己的商業信譽,要像愛護生命一樣去愛護,看不準的事,決不能草率地辦。 ”章明基透露,現在,姚明已經成為一名國際級球星,“姚之隊”也為他制定了品牌長期的發展目標,因此姚明對待代言是相當小心和慎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