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致病原因不明
南京衛生主管部門已介入調查,成都尚未出現“龍蝦病”病例
腰酸、背痛,臉色煞白,站都站不起來……21日下午,當27歲的程小姐從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轉入腎科病房時,腎科主任劉佳醫師還以為來了什么重病號。問清情況之后才知道,原來又是禍起龍蝦。“這已經是這兩天病房收治的第三個了。”目前,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已經介入對市場上的龍蝦進行抽查。
中招腰酸背痛南京多人入院
截至上周末,南京吃龍蝦中招的患者多達30多人。從今年7月份開始,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陸續收治了因食用龍蝦而入院的病人。根據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急診記錄,一周以來已收治十多個類似病例。這些病人以中青年人為主,分布上比較分散,既有在飯店食用加工好的,也有買了小龍蝦回家自己加工的。
目前,當地醫療部門可以確定“肇事”的是小龍蝦,但以往食用小龍蝦中毒多表現為嘔吐、腹瀉等腸道癥狀,這次病例則是肌肉溶解,情況明顯不同。多名病例集中出現,這在以往也是沒有的。
病癥“肌溶解”或引起急性腎衰
江蘇省人民醫院腎科主任醫師劉佳說,吃小龍蝦中毒的患者最高的肌紅蛋白值高達10000mg/l。而正常的肌紅蛋白值小于50mg/l。之所以患者的肌紅蛋白迅速增高,是因為他們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癥,肌紅蛋白需要通過腎臟排泄,如果無法正常排泄掉,就會引起急性腎衰。輕癥患者只要堿化尿液、多喝水就可以了。
分析是否“洗蝦粉”所致無定論
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主任郝鳳桐說,北京出現類似南京患者的急性腎損傷,肯定與某種化學品中毒有關。從臨床上來說,有很多化學品都可以導致橫紋肌肉溶解,“如果能排除小龍蝦中沒有聚硫醚酯這種抗生素,就需要另尋原因了。”
“小龍蝦生存的環境出了問題、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在清潔、烹制的過程中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這種結果。”劉佳主任表示,但是否“洗蝦粉”所致無定論
調查致病原因可能在原料運輸
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權說,吃龍蝦引發橫紋肌溶解癥的,由于中招人群高度分散,相關部門至今無法摸出其中規律。
以前有推測認為是“洗蝦粉”中的“草酸”作祟,但李解權認為,可能性不大,患者有不少是買回家自己煮的,經過仔細清洗,應該說殘留物很少了。問題龍蝦可能出在源頭和運輸上。在龍蝦養殖過程中,可能使用抗生素或一些化學成分防病;在運輸過程中,不排除商販用一些保鮮化學試劑,導致污染。 據《法制晚報》、《揚子晚報》
□成都調查
成都未見“龍蝦病”冷啖杯依然火
在成都冷啖杯、海鮮大排檔上,麻辣小龍蝦備受成都人喜愛。調查中,商販都表示,小龍蝦是用清水洗、刷子刷的,從未聽說過洗蝦粉這種東西。截至昨天,成都各大醫院也尚未接到食用小龍蝦疑致肌肉溶解的類似病例。
醫院:暫未收治類似病例
記者走訪市內各大醫院急診科、皮膚科、消化科發現,因吃小龍蝦導致蕁麻疹、腹瀉、痛風的病人有所增加,但目前還沒有因吃小龍蝦疑致肌肉溶解的類似病例。
川大華西醫院急診科醫生表示,以前曾收治過肌肉溶解癥狀的病例,但與食用小龍蝦無關,近日也沒有接到市民咨詢“龍蝦病”的電話。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腎內科醫生也表示沒有收治類似病例。
商販:清水洗蝦沒聽過洗蝦粉
記者來到玉林北路冷啖杯一條街,幾家店門外都用盆子盛裝著洗凈的小龍蝦。老板說,“小龍蝦都是從菜市場買回
來用清水洗、用刷子刷的。”當記者詢問多家店老板是否使用洗蝦粉時,他們都表示,沒有聽說過。
市民陳小姐對清洗小龍蝦很有經驗,“小龍蝦的確太臟,還是自己洗放心點。”陳小姐說,她清洗小龍蝦的工序相當繁瑣。“買活的,用鹽水泡,等蝦子吐泥沙,然后用刷子一只只地刷,主要清洗鉗子和肚子,最后取頭和扯沙腸。”
□名詞解釋
橫紋肌溶解癥
川大華西醫院腎臟內科主任付平說,很多因素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癥。“有運動過量、擠壓、外傷等因素造成的,一些對肌肉產生損害的病毒、被有毒蚊蟲叮咬、毒品等藥物也會使肌肉溶解。”付平說,肌肉細胞膜被破壞,使肌肉細胞中的內容物被釋放到血液中,其中就包括大量肌紅蛋白。肌紅蛋白需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肌紅蛋白“身形”較大,所以很容易阻塞腎小管,影響腎功能。 華西都市報記者程渝劉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