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者 凌馨 楊海鵬】安維汀(Avastin,通用名為貝伐珠單抗注射液Bevacizumab)本為抗癌藥,2005年被發現可用于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等眼疾。但藥物生產商羅氏集團曾多次表示,不贊成將此種藥物用于治療眼疾,亦未向任何國家主管部門申請擴大適應癥范圍。
價格為同效眼藥的1/10
安維汀最早由美國聯邦藥物管理局(FDA)許可,用于治療大腸癌。后經醫學家臨床試驗發現,由于其作用對象為抗血管內皮增生因子(VEGF),可中和黃斑部不正常的高濃度眼疾VEGF,從而抑制AMD惡化。
此前,羅氏已經出治療眼疾的藥物Lucentis(通用名Ranibizumab)。與安維汀相比,Lucentis分子鏈長度較短,可能對組織穿透力較強大,藥效較快,臨床效果更好;但也因其分子較小,自眼組織消除較快,需每月注射以維持療效。在醫學界的觀點看來,這兩種藥物各有優劣。
然而對患者來說,使用安維汀治療眼疾,遠較Lucentis現實。在臺灣地區,注射一次Lucentis的藥價是2000美金(約合63820臺幣),而注射一次安維汀的花費,僅在6000至8000臺幣之間,為Lucentis的十分之一。還有一種說法稱,在美國,安維汀用于治療眼疾,每次的給藥成本不足Lucentis的百分之一。
從患者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市一醫院”)接受注射的價格來看,安維汀確實便宜。《財經》調查了解到,根據同批次注射的人員多少,每人每次注射的藥物費用,約在120元至180元之間,加上手術、檢查等各類經費,每次治療金額不足千元。若用光動療法(PDT),市一醫院的報價為16500元。
廠商拒絕驗證眼疾療效
但羅氏集團并不支持將安維汀用于眼疾。公司產品發展部門負責人Dr. Susan Desmond-Hellmann曾指出:安維汀從未經過大規模測試以證實其對AMD的效果,“一些醫師的初步報告并不如藥廠做的大規模對照組研究來得有公信力”。
不過,在外界看來,羅氏之所以不贊成將安維汀用于眼疾,很可能是出于經濟考慮。因為廉價的安維汀與Lucentis“同室操戈”,導致后者銷量下降。羅氏拒絕研究安維汀對眼疾的作用,理由是:公司已經花了6年時間在開發Lucentis上。“在我們看來,花另外6年再重新做安維汀的研究,對急須治療的病人也是沒有益處的。”
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之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的眼科研究所決定,投資1600萬美元就上述兩種藥物對AMD的作用進行平行對照臨床研究。當時預計,此項研究的結果將于2至3年后獲得。到目前為止,暫未由公開渠道看到研究結論。羅氏就此回應:無論研究結果如何,公司始終認為Lucentis是治療濕性AMD的最佳藥物。
國內已治療10萬病例
2009年,未在國內市場推出的安維汀突然風行起來,國內一些大型醫院如北京協和醫院等,開始將其用于臨床治療AMD。其中以市一醫院最為知名,因療效較好收費便宜而口碑極佳(在同處上海的新華醫院,每次注射的藥物費用為500元)。事實上,據該院一名眼科醫生介紹,在本次爆發大規模不良反應之前,市一醫院此前從未出現并發癥導致的失明等惡性后果。
上海大規模不良反應爆發后,北京艾格眼科董事長劉保松公開宣稱:全國用過此藥治療眼底病的至少也有10萬例次以上,而且開始都是領導干部在用,正是因為療效顯著才很快推廣。很多醫院想用但苦于沒有批文,能用的都是科研用藥。
劉保松感嘆:“AVASTIN眼內注射是目前幾乎唯一有效的治療黃斑變性的手段,但眼內注射可能誘發眼內炎。開始防范很嚴,久了就會出問題。而且,最主要的還是這個藥的使用權限問題。做醫生難啊,想盡辦法治病還要承擔法律的風險。”
醫院告知并發癥發生率為0.1%至0.01%
市一醫院的《Avastin玻璃體腔內注射需知》中則稱,安維汀注射并發癥發生率,據報道為0.1%至0.01%不等。“一旦發生會導致患者完全失明萎縮,或者摘除眼球,所以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將發生可能性降到最低”。
市一醫院告知患者的可能并發癥為:出血、感染、高眼壓、白內障、視網膜脫離和葡萄膜炎、色素上皮撕裂等,“能導致視力不可逆的喪失”。這主要是緣于正常人眼表面存在細菌,即使術前采用抗生素點眼,但是部分患者眼部仍存少量致病菌,同時由于眼球嬌嫩,在球內注射時,眼球無法像皮膚傷口那樣得到相對完全的消毒。
香港執業藥劑師曾于今年3月抵制安維汀用作AMD治療。香港醫院藥劑師會副會長崔俊明認為,盡管國外正在研究安維汀治療AMD病變,“但安全性及療效暫時未獲衛生部門許可,當局應在安維汀獲認可治療于眼疾的情況下才引入使用”。香港衛生署亦重申:“無菌藥品如Avastin,專業的醫護人員理應按藥廠建議的方法用藥”。
藥物分裝風險大
而在國內的應用中,安維汀藥劑的二次分裝共享,是最受醫學界忌憚的風險。目前在國內獲得批文的安維汀,主要有兩種劑量規模——100mg(4ml)/瓶、400mg(16ml)/瓶,羅氏中國網站上陳列的是第一種。業內人士稱,按照標準劑量分配,一支藥劑可供80個病人使用,兩倍劑量亦可供40人使用。
但這種藥對貯藏要求較高,需2-8攝氏度保存,不可冷凍,不可搖晃,(拆封后)保存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羅氏在“使用、處理與處置的特別說明”一項中還強調:因為產品不含有防腐劑,所以小瓶中所有剩余的藥品都要丟棄掉。作為注射用藥品,在給藥前還應該肉眼檢查有無顆粒和變色。
山東省眼科醫院在推廣安維汀注射療法時曾特別說明:由于我院Avastin系美國原裝進口,保證藥物療效,“無二次分裝的感染隱患”,所以價格較其他醫院要貴,單眼價格為2500元。在國內,100mg(4ml)/瓶裝安維斯汀的價格一般為2500元左右。
在國外市場,零售配藥商一度將原裝安維汀分裝至可預裝藥物的特定注射器內,專門用于治療AMD。但羅氏此后宣布,將限制批發商向零售西藥商銷售安維汀,理由正是“分裝時可能造成藥物污染”。香港衛生署亦指,“藥劑一旦開封后,應馬上使用”。
但據《財經》記者了解,市一醫院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分兩天共用了3支針劑,因此很難將其出現并發癥的原因歸結于分裝。
售藥收入去向存疑
現在的問題是,由于安維汀并未在國內全面用于臨床。即便用于臨床,能夠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此藥的也當屬腫瘤科醫師。
在安維汀獲得國內批號之前,一些醫生、患者不得不拜托醫藥商自香港購買。有患者證實,他曾于北京某醫院預約注射安維汀,“他們說我的醫生出差了,就打不了了”。不過,市一醫院眼科中心的多位主任醫師,都曾為患者注射安維汀。藥物來自科室統一購買還是醫師自行購買,目前難以確知。
《財經》記者了解到,在市一醫院接受注射治療的病人,未獲得安維汀藥劑這一項的收費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