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批發價“高燒”到10元/公斤的大蒜,近日終于明顯“退燒”,批發價格回落了超過兩成,終端零售價也隨之回調。業內人士指出,去年大蒜價格飆升主要是受游資暴炒,如今游資“退潮”則令蒜價回落。
批發價降幅超兩成
前年批發價只賣0.4元/公斤的大蒜,去年曾一路飆升至10元/公斤,足足翻了20幾倍。就連往年免費的蒜皮也值了錢,一車四五十袋,要400元。
但記者昨天從“大蒜網”獲悉,全國最重要的大蒜產地山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月5日的大蒜交易最高價為8.6元/公斤,最低價為6.6元/公斤,平均價為7.6元/公斤。大蒜批發價格已明顯開始回落,平均降幅超過兩成。
做了多年大蒜生意的徐老板表示,自上周起,山東大蒜產地的批發價就出現下跌,最多每噸降價700多元,直接導致各地大蒜降價。“大蒜定價權掌握在產地手中,我們只能隨行就市。”徐老板稱,目前手頭持有幾百噸大蒜的商戶很多,他們只能照著產地凍庫的價格出貨。
記者昨天走訪廣州濱江東路兩處肉菜市場發現,目前大蒜零售價約11.6元—12元/公斤,價格基本維持前期水平。不過,一位攤主表示:“大蒜要降價沒什么奇怪,現在的價錢確實高,銷量不好。”她說,現在批發量少多了,因為大蒜不是必需品,越貴越不好賣,許多飯店都減少了用量。
暴炒游資悄然退出
金鄉萬噸蒜片購銷中心程經理透露,去年10月份蒜片交易比較活躍,好的蒜片價格最高位6000元/噸,質量稍微差點的5800元/噸,其中“多為炒貨者,實際消耗占50%的比例”。
正是多達半數的暴炒游資“導演”了這出價格翻上20幾倍的“瘋狂的大蒜”。去年10月大蒜價格漲得最厲害的時候,包括服裝、摩配在內的各行業老板都加入了炒蒜大軍。當時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曾做過調查,截至去年11月已有5000萬元溫州游資進入北方市場買蒜賣蒜。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這數千萬元民間游資已在12月悄然退出大蒜市場。上個月全國干辣椒價格如法炮制的飆漲似乎已經顯示了這些蔬菜炒家的下一站。
接下最后一棒的買家已經開始為大蒜跌價付出代價。“你看,前天還有人以3.9元一斤的價格收了兩袋大蒜(約50公斤),而現在價格只有3.6元一斤了。”一位干貨批發商反映。
業內人士指出,去年大蒜價格飆升主要是受游資暴炒,如今游資“退潮”則令蒜價回落,導致部分跟風買家最終被套。
國內外供應量大增
據介紹,大蒜在每年清明前后開始上市,經銷商大量收購后存入冷庫,慢慢銷售至第二年新蒜上市。“儲存時間長了,大蒜的品質會不好,如保管不善還會壞。”上述批發商告訴記者,從山東等地近日情況看,當初不斷抬價收購有囤貨嫌疑的商家想趕在元旦、春節旺季到來時出手,“囤貨總是要賣的,過了這個旺季,等過年后新蒜又能上市了,價格還不知怎樣。”
另一方面,大蒜出口減少返回內銷也進一步加劇了目前供過于求的局面。“去年11月過后,出口量減少使得市場上大蒜供應量增大,壓低了蒜價。”徐老板稱,目前中國出口海外的大蒜占到總產量的四成多,而去年11月開始,印度、印尼等地的大蒜上市也沖擊了我國大蒜出口量。這些大蒜返銷國內,市場的供貨量增大,大蒜價格也隨之下跌。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暴炒后,現在大蒜價格下降是一個理性的回歸,業內人士分析,近期大蒜還會降價,但是幅度不會很大。同時,來自主產地方面的信息顯示,由于價格走低,一些蒜商不愿出貨,預計未來產地價格還可能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