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美國兩大抵押貸款巨頭房地美(FreddieMac)和房利美(FannieMae)(以下簡稱“兩房”)表示,已收到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指令,將從紐交所退市。退市后,“兩房”股票將在場外柜臺市場交易。房地美預計,該公司的普通股以及20個級別的優先股將于7月8日左右退市。房利美則將從紐約證交所和芝加哥證交所退市。
FHFA命令“兩房”從主板退市,表面原因是它們的股價最近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而1美元是紐交所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最低要求。但有分析指出,作為國有化公司的政策性導向和股東獲利的要求之間的矛盾,才是“兩房”退市主因。
更為嚴重的是,“兩房”退市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也掀起波瀾。有消息稱,中國方面持有“兩房”債券高達數千億美元。不過,由于數字敏感,此消息并未從官方渠道得到證實。
吊詭還是悖論?
宣布“兩房”退市后,從來自官方的說法看,并沒有統一的途徑和言論;不過,也有一些媒體的報道間接告訴大家,美國政府會出面為“兩房”擔保。而至于對我國造成的具體損失,只有只言片語的推測。
不過,來自官方的表述出現在7月7日,外管局在直陳給媒體的數據中表露,“至于近日的‘兩房’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事件,我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兩房’股票。但目前‘兩房’債券的還本付息較為正常,價格穩定。”
外管局同時強調說,“兩房”債券規模大、流動性較好,在債券投資領域一直是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外匯儲備投資的重要對象。危機期間,“兩房”獲得美國政府的積極救助,總體情況穩定。目前,美國政府擁有“兩房”約80%的股份,是最大股東,此次“兩房”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退市,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
官方的表述到此為止,答案始終讓人有“云山霧罩”之感。與此同時,記者在網絡上也看到了來自民間的看法。葉檀發布在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表述如下:
“一切泡沫終屬虛幻,只有市場規律永存。房利美與房地美的結局說明,利用政府信用辦市場之事,最終會產生巨大的道德風險,以及可怕的金融災難。‘兩房’雖然上市成為公眾公司,雖然從國有轉為私有,政府卻從未停止哺育‘兩房’,投資者投資‘兩房’就是沖著政府托底的信用去的。金融危機發生后,政府也只能托底,‘兩房’無法維持市場化企業的假象。”
“兩房”退市的原因是未能滿足最低交易標準。兩家公司股價長期低于1美元,已不符合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聯邦住房金融局認為,“兩房”退市可以避免持續的最低價格水平和股東投資的損失。
這么做是及時而明智的。即便政府再次托底,也只能托出兩家官僚機構。從2008年9月開始,“兩房”被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接管,接管的目標是讓“兩房”擺脫非驢非馬、非市場非國有的身份,他們或者徹底國有,或者徹底市場化,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如果“兩房”回到政府溫暖的懷抱,他們就將接受政府嚴苛的監督,而不是以市場之名大做證券化交易,在火山口上為自己發高薪。去年12月,“兩房”公布調整后的高管薪酬方案,兩公司CEO的年度工資與獎金總額都超過600萬美元,政府同意了這一方案,因為這一方案比2008年9月政府接管“兩房”前,已經減少了40%。只要是半市場半國有,就會出現類似于“兩房”這樣的企業,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
“兩房”正在進行救急之后的二度改革,投行消失,金融機構償還政府的資金繼續市場化,而“兩房”則有可能國有化。“兩房”為美國整個房地產市場所供給的資金量達到90%以上,“兩房”持有債券的96%的資金要靠政府購買。“兩房”事實上已經國有化了,即便如此,還是遭到了投資者的無情拋棄。
不少業內專家都認為,中國金融機構持有“兩房”衍生債券將近5000億美元,“兩房”退市后,中國金融機構拋售“兩房”債券變得越來越困難。盡管中國政府呼吁美國政府要確保“兩房”債券的安全,可美國政府已經力不從心,中國債主已被“兩房”債券套牢。
難以救助的“兩房”?
作為全美最大的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兩房”的動向始終頗受市場關注。2008年9月,在次貸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曾向“兩房”提供了多達2000億美元的資金,并提高其信貸額度,而聯邦住房金融局也接管了這兩家公司。
但“兩房”一直沒有從危機中走出。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年度報告中表示,“兩房”未來還將繼續虧損,并將進一步向美國納稅人尋求資金救助。迄今為止,“兩房”已合計使用了聯邦政府145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而這個數字還將繼續擴大。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代理局長德馬科(EdwardDemarco)曾在上個月國會作證中表示,“‘兩房’對于美國樓市金融系統運作的支持至關重要”。除了中國等海外投資者,6萬多億美元規模的“兩房”債也是美國主要銀行機構的核心資產,如果任由其價格暴跌,那美國的銀行、機構也都會面臨破產的危險。
調查顯示,自5月17日以來,房利美的股價一直低于1美元,而房地美股價一直都處在1美元以上。退市消息出來之后,“兩房”股價都暴跌了近40%。此前,在次貸危機之前,“兩房”股價從65美元左右的高點墜落,長期維持在1美元左右的價位。所以6月16日,“兩房”股價再次暴跌也是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市場對此反應平淡。
目前“兩房”處于極度虧損狀態,須填補的窟窿還將擴大。白宮曾估計,救助“兩房”的成本至少為1600億美元,而美國國家預算辦公室(CBO)估計的成本為3890億美元。但這兩個估計都是建立在美國經濟正常復蘇,房市得以好轉的基礎上的。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在“兩房”總市值還不到10億美元。顯然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相對于“兩房”的股票,其債券才是主打,“兩房”擁有近5.2萬億美元的債券,“棄車保帥”也是為了減少損失。
從“兩房”退市,也可看出美國房屋市場依然低迷。標準普爾(S&P)/Case-Shiller住房價格指數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房價年率上漲2%,為近幾年來的首次年度上漲,但由于稅收優惠措施結束以及止贖現象繼續增加,第一季度房價仍較2009年第四季度下降3.2%。
IMF經濟學家根據美國歷史上的房價運行周期經驗指出,美國房價可能還會繼續大幅下跌,跌勢持續的時間將更長。在美國經濟上升周期中,房價平均上漲39%,而這次房價上漲了113%;在經濟下行周期中,房價平均下跌22%,而此次房價只下跌了15%。也就是說次貸危機前的美國房價超漲很多,還遠遠沒跌夠。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