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杭州的周小姐好不容易通過房產中介,在杭州上城區找到了一套家電齊全的出租房。不過,等她真正“喬遷新居”以后,才發現雖然洗衣機、電冰箱等都能正常運行,但幾乎樣樣藏污納垢。她到家政公司一打聽,光是清洗一臺洗衣機就要百元起步。這樣的清洗服務價格,讓周小姐望而卻步,而房東則以租房合同中未曾注明為由,說什么也不肯承擔這筆費用。
家電清洗有需求沒市場
打開冰箱,一股怪怪的霉味撲鼻而來;洗衣機的內筒外壁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還爬滿了小霉點;最離譜的是空調,剛一啟動,整個臥室里都彌散著灰塵的味道……
周小姐說,這套一室一廳租價1400元的房子,當初看中的就是家電配套齊全。但顯然,這些二手家電并不如想象中“好用”,如果不及時清洗,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
周小姐先從網上找了幾家杭州專業的清洗公司,但大都只針對中央空調或者是大型機房,對清洗家用電器這種“小單子”,根本就沒什么興趣。
她又求助家政公司,問了兩三家,對方均表示只提供空調清洗,其他家電還沒有展開。她又找到了三替公司,對方表示可以提供專業保潔,不過,“滾筒洗衣機洗不來,拆洗波輪洗衣機100元起步,空調拆洗80元起步,不包括加氟利昂……”
單就這些家電清洗的“起步價”,少說也要400元。無奈之下,周小姐通過小區內張貼的小廣告,花30元找了一個“游擊隊員”。讓她郁悶的是,空調濾網是洗干凈了,但機子的噪音卻忽然變大了,真是有苦說不出。
最后,她不敢再找人清洗洗衣機了,到超市里買了一袋20多元的洗衣機槽清潔劑,“讓洗衣機自動清洗,省錢省時,就是不如拆機洗那么干凈徹底。”
50元收費成價格門檻
一方面,是家電清洗市場不夠規范,難覓合格的清洗人員和機構;而另一方面,多數人有著和周小姐一樣的顧慮:家電清洗的費用太高。
記者做了一個隨機調查,50名受訪者中只有22%的人認為多數家電要定期清洗,他們曾自行或請專業人員對家電進行過清洗;54%的人認為家電應該定時清洗,但目前僅限于簡單清洗空調、冰箱或油煙機;還有24%的人對家電清洗的必要性“不是很清楚”。
此外,清洗家電的價格,也成為消費者的一道“心理門檻”。受訪者普遍認為,花上50-100元維修家電可以接受,但如果只是家電保潔,80%的受訪者只能接受50元以下的價格。
家電清洗成本并不低
記者走訪了多家打出專業清潔招牌的家電維修部,發現均沒有針對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等家電的清洗服務,一般僅限于最普通的“四件”:洗油煙機、空調、飲水機和熱水器。
記者又通過電話咨詢了杭州幾個品牌家電市場的售后服務部,了解是否可以為舊家電進行專業清洗。得到的回應基本是:“暫時沒有此類服務,但相應的品牌會提供電器保養,請客戶自行聯系廠家。”
“消費者能接受的心理價位大概也就幾十元,根本不夠我們清洗的成本,所以市場很難打開。”一位家電市場售后部的負責人向記者抱怨,很多市民認為家電清洗技術含量不高,收個二三十元也差不多了。
但事實上,家電的深度清洗需要先對內機部件進行拆卸,清洗完畢后重新組裝,為家電清除污垢,除味殺菌。比如,洗衣機清洗主要是使用專業的清洗液對洗衣機內膽的深入清洗消毒。冰箱的清洗主要是對冰箱內部進行除異味、去銹、除霜等。
而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清洗的舊家電通常已使用了五六年,大部分是老舊家電,由于零件老化,很可能在拆洗過程中損壞了,產生糾紛后很難解決。
另外,專業的清洗劑價格并不便宜,再加上工人的培訓費、人工費、上門費等等,所以50元只能是個“起步價”。
舊家電已成“隱形殺手”
“杭州市民對于家電清洗保養的重要性還沒形成廣泛的認識,大都還只停留在除塵擦灰的階段。”蘇寧電器家電維修部的工程師薄師傅告訴記者,家電在使用一定時間后,其強烈的靜電很容易吸附空氣中的靜電微粒、金屬塵埃和灰塵等等,在電器元件和電路板上形成一層污垢膜,不僅導致耗電量大、壽命縮短,而且還可能成為人體健康一個“隱形殺手”。
資料顯示,去年全國首次“空調房間空氣質量調查”結果顯示,有51.85%的消費者家中自安裝空調后僅清洗過一次,33.33%消費者家中的空調從來就沒有清洗過。空調吸塵網上吸附著大量的灰塵、螨蟲和霉菌,檢測表明,不潔空調吹送出來的螨蟲至少在萬只以上。
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大量使用半年以上的洗衣機進行細菌污染情況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洗衣機細菌總數超標率為81.3%。這些經過嚴重二次污染的衣物,可導致女性婦科病、皮炎、皮膚過敏等多種疾病,尤其在洗衣頻繁的夏季,細菌二次污染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