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熱水器相比,一臺熱泵熱水器每年可以節省825度電。假如全國有10%的電熱水器替換成熱泵熱水器,則一年就可以節省33億度電。但高效節能的熱泵熱水器目前只占家用熱水器整體市場份額的1%,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也很低。有關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熱泵熱水器要想在我國普及,還須打破多重瓶頸。
消費者的認知度低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節能信息傳播中心總工程師張建國介紹,熱泵熱水器是由熱泵吸收空氣熱源制取熱水,節能效率是電熱水器的4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節能環保熱水系統之一。熱泵熱水器之所以節能,是因為其能量只有1/3來自電力,其余2/3的能量來自于大氣。它的原理是以極少的電能,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低溫熱能,通過壓縮機的壓縮變為高溫熱能,傳輸至水箱,加熱熱水,所以能耗低、效率高。這些優點使熱泵熱水器近兩年在國內迅速崛起,2008年將完成30萬臺的銷量,與去年相比,商用機銷量增幅約為70%以上,家用機銷量增幅則在30%左右。
但據新華信市場研究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雖然熱泵熱水器的銷售額已經從2003年的3000萬元成長到2007年的10.2億元,但家用熱泵熱水器普及率仍然相當低——2007年家用產品銷量還不到10萬臺,在我國整個家用熱水器市場上所占份額不到1%。而在熱泵熱水器發展相對成熟的日本,年銷量已超過100萬臺,占到整個電熱水器族群份額的70%。國際銅業協會前不久的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96%的國內受訪者表示沒有聽說過熱泵熱水器,更不了解其原理和節能特點。
廣東省家電商會新能源電器專業委員會主任唐壁奎認為,作為一種創新型節能產品,熱泵熱水器是一種新生事物,還僅僅是替代產品,而非必需品。對于消費者來說,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的工作原理還比較容易接受,但空氣源熱泵產品利用空氣產生熱能的概念對于平常百姓來說似乎還有點兒“天方夜譚”,因此,消費者的認知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初燃氣熱水器也經歷了長達十余年的市場普及,熱泵熱水器也同樣面臨著艱巨的市場啟蒙。“所以,業內需要聯合起來大力推廣。”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王雷認為,聯合推廣可以使熱泵熱水器被社會公眾廣泛認知。2007年我國熱泵熱水器實現了約10億元的銷售額,還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空間,但相當多的消費者甚至集團用戶都不了解它。市場認知度低不僅讓企業發展存在阻力,還影響到了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
國際銅業協會(中國)高級市場總監鄭永新也表示,消費者對熱泵熱水器了解不多,行業內的秩序也還沒有建立起來,有關標準和規定都沒有出臺,這些因素都限制了行業的發展,這就需要業內聯合起來,對產品進行推廣宣傳。
技術瓶頸尚未突破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李紅旗認為,熱泵熱水器技術還不成熟,這也是其市場發展的阻力之一。
李紅旗表示,壓縮機技術不配套和水箱技術不成熟是目前熱泵熱水器行業面臨的最關鍵的技術問題。目前在國內尚沒有一家壓縮機企業提供專門的熱泵熱水器用壓縮機,因此大多數產品都和空調使用同一種壓縮機,但實際上這樣很可能造成壓縮機出現一些問題。正因為如此,企業在產品設計上必須遷就壓縮機,從而影響到整機的性能。
據介紹,日本早已研發出專供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壓縮機,但由于我國市場起步較晚,而且我國產品與日本產品各有不同的設計特點,適合我國產品的壓縮機遲遲未能面世。記者日前獲悉,國內首款熱泵熱水器專用壓縮機有望于年底上市。
此外,由于受技術條件的限制,熱泵熱水器最低只能在零下10℃實現制熱,所以比較適合在我國南方地區使用。有業內人士以“南溫北冷”四個字概括了目前熱泵熱水器的市場表現,在我國華東、華南等地,熱泵熱水器正漸為人知,但在北方和其他更多地區,市場依舊冷清。
對此,唐壁奎指出,針對極端溫度條件下熱泵熱水器能效降低的情況,目前解決的辦法,一是增加電力輔助設備,二是進行聯合研發,以期突破技術瓶頸。他介紹說,廣東省家電商會新能源電器委員會已經聯合眾多生產企業、研究機構研發環境適應性更強的產品。目前熱泵熱水器在北歐市場走向了紅火,當地冬季比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更冷,隨著科技研發的深入,工作環境對熱泵熱水器的影響將不再有那么大。
標準缺失造成監管缺位
據介紹,由于我國的熱泵熱水器在產品材料、性能指標等方面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所以在生產和技術鑒定上都缺乏衡量尺度,同時,此類產品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加入,但部分企業的規模、技術力量都較為薄弱,只采用簡單的生產裝配方式,使得生產、維修質量得不到保障。
市場上知名品牌的家用機型從1匹到3匹,水箱容積從150升到500升,價格則是從5750元到18500元不等甚至更高。但也有價格在3000元左右的產品。業內人士指出,后者多是對普通的空調室外機進行改裝,加上一種名為板換器的熱交換器,加上水箱拼裝而成,3000元已經遠遠高出成本了,這些產品在夏天的時候使用基本沒問題,但到了冬天就存在運轉障礙。
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技術門派的多樣和不規范也是我國熱泵熱水器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每個企業都聲稱自己的技術獨到,但每個企業也都有自己的弱點。
目前,美國已有熱泵熱水器標準,該標準針對的是輸入功率大于6千瓦的產品,主要用于商業和工業領域。而在我國,針對商用熱泵熱水器的國家標準已于今年5月份發布,同時,在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牽頭、國際銅業協會和中國家電協會的推動和企業參與下,《家用和類似用途熱泵熱水器(討論稿)》也有望于今年年底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批準和發布。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大家電事業部部長楊超介紹說,正在制定的家用熱泵熱水器標準將從安全性、節能性、耐久性、噪聲值要求乃至檢測方法等方面對產品進行規范。其中,一次加熱式、循環加熱式和靜態加熱式的最低能效比必須各自達到3.7、3.7和3.4,室內機的噪聲限定值為35分貝,室外機為55-65分貝。
價格高是普及障礙
采訪中談到價格問題時,唐壁奎認為,不應該拿如此高效的產品與燃氣或電熱水器的價格進行比較。但是,在市場認知度較低的情況下,價格的確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鄭永新表示,目前家用熱泵熱水器5000元-7000元的售價遠高于目標消費群的2000元-3000元心理價位。
據記者了解,熱泵熱水器從2001年開始進入日本家庭,日本資源能源廳對熱泵蓄熱空調系統給予設備投資補助,到2005年4月,日本已經有2.1萬座樓房使用了熱泵熱水器。在日本,這種產品進一步普及的主要困難仍然是價格太貴,每臺產品售價60萬日元左右,即使有政府補助,也比一般熱水器貴15萬日元。而各制造廠家正在想方設法降低制造成本,使熱泵熱水器的價格更能讓人接受,同時政府也正在增加補貼,促進市場的發展。2006年,日本政府對熱泵熱水器的補貼預算高達125億日元,比2004年增長了55億日元。到2010年,日本計劃全國熱泵熱水器的使用量要達到520萬臺。此外,三洋、三菱等企業已經配套開發了一系列適合熱泵熱水器的壓縮機及配套技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節能信息傳播中心主任康艷兵也告訴記者,由于大眾認知度低,政府目前并沒有對熱泵熱水器給予節能補貼支持。但“由于熱泵熱水器突出的節能性,在行業的共同推動下,相信其會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
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廣這一產品,張建國呼吁,希望政府能夠在國家節能產品目錄中添加熱泵熱水器產品,使這一節能環保技術能夠獲得與太陽能熱水器一樣的政策支持。
●記者手記
適用性是產品推廣的關鍵
人們往往會把某種新產品推廣難的原因歸結為消費者對其缺乏認知、產品價格高、市場混亂等等,但記者認為,阻礙某種具有諸多優點的新產品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其對使用環境“水土不服”。
不可否認,熱泵熱水器的確是一種高效節能的產品,并且在歐、美、日等地得到了消費者廣泛的認可,但為什么這么好的產品到了中國卻一直徘徊在市場的邊緣呢?的確如專家們所言,產品的認知度偏低、價格偏高、市場欠規范等都是其市場拓展的重要阻力,但是記者認為,適用性偏低也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高效節能外,該產品的優勢還在于出水量大,能夠滿足消費者家庭中央熱水的需求。在發達國家,衛浴是一個很重要的場所,里面可以配備影碟機、電視機、音響等,他們把衛浴場所看成是一個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和減輕壓力的空間,泡在講究的浴缸中,浸在溫潤的熱水里,是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而我國消費者目前絕大多數還達不到這樣的條件,因此不需要大量的熱水,熱泵熱水器的優勢也就顯示不出來。在杭州某個統一安裝了熱泵熱水器的小區論壇上,記者甚至看到有業主發帖說,因為熱泵熱水器初始加熱速度慢,需要整日開機,耗費能源,因此建議白天不開機的上班族業主們裝修時順便裝個燃氣熱水器。在業主的跟帖中,記者看到不少對這類產品的批評性言論。
其實,適用性問題不僅僅出在這一種產品上。變頻空調也是公認的節能產品,但在國內推廣多年,也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專家解釋說,除了其價格偏高等原因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只有在低負荷運行下,變頻空調的節電、舒適性等優勢才能十分明顯地發揮出來,而中國消費者大多是在高溫下才開空調,因此變頻的優勢無法充分體現,這也是空調市場上能效四、五級產品一直占據大部分份額的原因之一。
也許滾筒洗衣機的推廣過程可以給這些產品以重要啟迪。滾筒洗衣機作為高端產品,其高附加值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吸引了國內外一大批企業進入該領域
前幾年,各大品牌紛紛以概念宣傳和高頻度推廣吸引消費者,但是銷售一直不溫不火,專家分析認為,其原因就在于滾筒洗衣機一直延用了歐洲原有機型的所謂“原裝”設計,忽視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需求。比如底排水是我國等亞洲國家廚衛建筑所普遍采用的主要排水方式,而當時滾筒洗衣機的上排水設計與消費的需求存在明顯偏差,另外洗滌時間長、中途還不能打開機蓋添加衣物或洗衣粉等設計都不能適應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從2005年開始,企業推出的新品中開始更多地考慮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增加了下排水、快速洗、單獨脫水、洗滌等程序,于是其在市場上迅速打開了局面。
所以說,不論在國外具有多么大優勢的產品,當引進國內市場時,產品設計理念必須堅持以中國消費環境和需求為基點,注重對產品本位功能等細節進行完善。如果一時受技術條件限制,不能進行適當的改進,也應該把產品的性能特點如實告知消費者,同時以產品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務去贏得口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條件的改善,企業穩扎穩打,就會逐步打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