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缺斤短兩,人們自然會想到買菜,可有誰會想到購買家電產品也會遇這樣的問題呢。但專家卻指出,四舍五入幾乎是家電業的行業慣例,消費者因此遇到的消費糾紛并不少。
電視機尺寸縮水消費者維權困難
北京的張先生對家電缺斤短兩深有體會,他不僅購買了一臺尺寸縮水的平板電視,而且還沒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去年在北京旺市百利商店購買了一臺3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為4290元。裝修房屋時,他無意中用尺子量了一下電視機的尺寸,才發現其屏幕僅為80厘米,而32英寸應該是81.28厘米。張先生認為,電視機尺寸縮水應屬欺詐行為,因此起訴要求旺市百利商店退貨并加倍賠償其經濟損失。但是在法庭上,生產企業代理人稱:“32英寸液晶電視所使用的液晶屏都是80.4厘米的。”因為多數品牌使用的液晶屏都是31.5英寸,是生產方生產模具的差異造成了這個微小的差距,“行業標準”一般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統一為32英寸。最終,法院還是采納了“行業標準”,駁回了張先生的訴訟請求。
對此,業內專家、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安永成證實,目前在家電行業內的確是把四舍五入當成是行業慣例,這是考慮到不同企業間生產模具和制作方式等存在細微差別而制定的。
不過,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卻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雖然對法院的判決結果應該尊重,但是作為生產企業,還是應該考慮到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瑕疵。固然尺寸縮水是因為生產模具等原因造成的,行業內也有四舍五入的慣例,但是畢竟消費者不是業內人士,也不懂什么行業標準,消費者看重的是產品實實在在的數據,企業在銷售產品時應當將實際情況如實地告訴消費者,否則就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不尊重。對上述案例,武高漢認為,生產企業雖然表面上贏了官司,但卻仍是輸家,因為它因此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
缺斤短兩常發生幾乎成普遍現象
電視機尺寸存在缺斤短兩的現象,其他家電產品的情況又如何?記者發現,諸如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家電產品,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斤短兩現象。
河南消費者付女士告訴記者,2007年8月她買了一臺5公斤容量的波輪洗衣機,當時就是考慮到可以方便洗床單、被罩等大物件。因為怕放的衣服太多,影響洗衣機的壽命,付女士每次都是盡量少放衣服。有一天因為要洗的衣服實在太多,于是專門稱了一下,并把總重量3.7公斤的衣物放進了洗衣機進行洗滌,可沒想到衣服放入后,洗衣機一直發出“嗡嗡”的聲音,而洗衣筒不能旋轉。
付女士撥打了企業的售后熱線,一名工作人員解釋說說明書上標的5公斤是指濕衣服的重量。但付女士查看了說明書,并沒有在重量后面看到有干衣還是濕衣的標注。按照她的理解,應該是指干衣服的重量。“濕衣服怎么算啊?沾多少水算是濕衣服啊?”后來,付女士再次撥打售后服務熱線,另一名工作人員說,洗滌容量是指干衣服的重量,并通知維修工人去看看。維修工人上門后放入少量衣服,機器運轉正常,就對付女士說,這不屬于質量問題,無法維修,建議她每次少放一點兒衣服。付女士認為,洗衣機的實際洗滌量同產品說明書和企業的宣傳不符,企業涉嫌欺詐。但是企業售后服務人員對此避而不談,只是建議消費者根據洗衣機的運轉情況,適當放入衣物洗滌,不要太過糾纏說明書所標重量。
遇到家電缺斤短兩,想較真很難,山西消費者何家民對此深有感觸。何家民多年前購買了一臺冰箱,冰箱使用說明書上標注了冷凍室有效容積為95升,并注明“冷凍室采用抽屜分隔儲物,互不串味。”何家民說,他多次測算,發現冷凍室3個抽屜的容積最多只有75升,在允許誤差范圍之外。為此,他找到商場。商場說冰箱不存在質量問題。他又找到廠家,廠家的回答是:抽出抽屜,冷凍室有效容積就夠95升,并解釋說,根據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放抽屜是為了用戶方便使用,當然也可以取出不用。何家民為此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不知跑了多少路,打了多少電話,但一直沒有找到說法。記者也曾嘗試向多個制冷專家、標準專家、家電專家咨詢,但專家們都出于這樣或那樣的考慮,不是解釋不清,就是不愿解釋。
購買產品防縮水可進行現場測量
專家解釋說,電視機屏幕尺寸的測量方法,是以屏幕對角線的長度為準,單位通常是英寸。市場上銷售的個別產品存在尺寸不實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比標注的標準尺寸少1-2厘米,即少了不到1英寸。一般來說,屏幕切割時都是按照整尺寸進行的,不會有缺少不到1英寸的現象,也就是說,缺斤短兩的屏幕不是正常的屏幕,可能是廠家故意切成更小的屏幕,但更可能是廠家使用的不是A級屏或生產工藝不過關造成的。非A級屏的價格比A級屏低很多,使用這種屏幕生產的電視,通常在性能和尺寸上會有不足。而有時候,落后的生產工藝也會造成屏幕大小的損失,從而造成產品不合規范。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廠家為了調整屏幕的物理分辨率,而不得不稍稍犧牲一下屏幕的大小。
消費者購買電視時,許多人愿意以產品型號來確定產品的尺寸,這是不科學的。一般產品型號會和產品的尺寸相關,但也有特殊情況,有些產品的大小與型號中的數字毫無關系,購買電視還是要問清楚。1-2厘米的差距并不明顯,肉眼很難分辨,為了防止缺斤短兩,最好在購買時用尺子量一量。
企業應加強自律真實尺寸要告知
對于家電產品缺斤少兩給消費者帶來的麻煩,武高漢向記者證實,各級消協在調解這類糾紛時,企業常用行業標準來搪塞,給調解帶來很大的難度。他認為,行業標準應該是引導企業向更好的目標發展,而不應該成為不負責任企業和低級產品的保護傘。退一步說,即使是行業標準,企業在銷售產品時也應該將產品的真實尺寸明確告訴消費者,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武高漢表示,雖然不違法就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無可厚非,但是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消費經濟時代,企業加強自律,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才是贏得消費者信任、更有效地拓展市場的關鍵。否則,即使像上述企業一樣,贏了官司也不光彩。果真要到了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都拿著尺子去選購的地步,那不僅是打了企業的臉,更是對整個家電行業莫大的諷刺。買電視為防尺寸縮水,可帶著尺子現場測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