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一道涼拌福壽螺肉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暴發,京城人人談之色變。21日,記者從北京市食品辦獲悉,福壽螺的“禁售令”正在松動,餐館烹制的福壽螺只要能達到烹熟煮透,符合衛生條件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將被獲準重返餐桌。
每年10月末是福壽螺、田螺等水產品豐收的季節。“這個季節正是福壽螺的銷售旺季,福壽螺在其他城市包括廣州賣得都不錯,因此也希望能在北京市場恢復銷售”,靠賣螺起家的陶然居董事長嚴琦表示,餐館的原料螺都來自四川的綠色生態養殖基地,這里的生態水螺全部以青菜葉和青草飼喂,螺肉潔凈無污染。
昨天,市食品辦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福壽螺當年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是在加工制作環節不規范,殺菌不徹底。近兩年北京未再暴發過管圓線蟲病,針對部分餐館的請求,市食品辦明確答復“福壽螺可以賣,但要加熱熟透,符合衛生條件和食品安全要求”。記者從包括陶然居在內的多家川菜館獲悉,正在準備重新賣螺菜。
記者從京深、立水橋等本市幾大海鮮市場了解到,目前均沒有福壽螺銷售。而市食品辦也沒有表明水產品市場對福壽螺的解禁,因此市民近期恐怕還難以在水產市場見到福壽螺。
市食品辦有關專家表示,除福壽螺外,一些淡水蝦、蟹,都可能藏匿有管圓線蟲等其他食源性寄生蟲的幼蟲。本市目前采取嚴格的水產品準入制度,水產品進入北京市場銷售,必須提供縣級以上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明和產地證明。“身份證明”不全或不符的水產品不得上市銷售。
但市食品辦也表示,檢疫及抽檢,無法完全堵住匿蟲淡水產品進入北京市場,防病的關鍵,在于餐飲企業恪守法規保證安全,不再制售未加工熟透的淡水產品。(北京青年報 藺麗爽)
相關報道
北京規定福壽螺熟透即可銷售 目前仍難過檢疫關
3年前因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病暴發禁售,餐飲業未接到解禁通知
3年前,一紙禁令,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病暴發的福壽螺在北京禁售。最近,福壽螺銷售禁令有所松動,據北京市食品辦表示,考慮到疫情早已不再蔓延,只要福壽螺經加熱熟透,就可以銷售。
2006年“福壽螺”事件曾經讓北京市民談“螺”色變。據了解,截至當年9月2日,北京衛生局接到因食用福壽螺患廣州管圓線蟲病131例,據調查,其中有83例曾在北京蜀國演義酒樓食用的一道涼拌螺肉而感染。兩個月后,北京市政府食品辦發布控制令,全市市場、商場、超市、餐飲企業和場所等各類食品經營者一律暫停購進、銷售、加工福壽螺,違令者最高可罰3萬元。這一禁售令至今未以官方形式解除。
市食品辦負責人昨天表示,禁售并不是永久的,當初就曾提到,如果福壽螺疫情感染不出現蔓延,將協商解禁之事。到現在,時間已過去快3年,北京并未再暴發過管圓線蟲病。
一些曾主打福壽螺菜品的餐館也發出了詢問請求。食品辦綜合考慮,明確答復:“福壽螺可以賣,但要加熱熟透,符合衛生條件和食品安全要求”,但生吃或半生吃的福壽螺菜品,還是不能銷售。
昨日,記者聯系多家餐飲企業發現,由于目前還未接到正式的解禁通知,是否打算再上福壽螺菜品,多數商家還在觀望等待中。另外,由于水產市場的解禁問題尚不明朗,即使餐館福壽螺菜品解禁,也將面臨進貨困難的問題。
-調查
餐飲企業: 未見銷售福壽螺菜品
蜀國演義酒樓曾是“福壽螺”事件的始作俑者。昨晚,蜀國演義黃寺店里,菜單上仍然不見任何福壽螺菜品的蹤影。工作人員說,福壽螺他們早就不再賣了,也未接到解禁的通知,餐館已用其他螺肉開發了新菜。
記者致電麻辣誘惑、陶然居、渝信川菜等幾家以福壽螺聞名的川餐館,得到的答復均是,自2006年8月以后,就再也沒有銷售福壽螺。
渝信川菜一位負責人表示,是否上福壽螺,等看到確切的官方通知,再進行下一步考慮。
也有餐館打算躍躍欲試。陶然居負責人稱,一直希望聽到北京恢復銷售福壽螺的消息,他們計劃運螺進京,恢復“辣子田螺”。
福壽螺目前難過檢疫關
水產市場: 福壽螺目前難過檢疫關
餐館要做福壽螺,水產市場必須恢復貨源。記者咨詢京深、立水橋、回龍觀等幾家海鮮水產市場得知,從水產準入的角度,福壽螺目前沒有銷售。
一位水產市場人士介紹,北京對水產品實行準入,必須提供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明和產地證明。事實上,像福壽螺之類的很多淡水產品都可能藏匿食源性寄生蟲的幼蟲,無法完全堵住。(新京報 記者廖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