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玉明 劉羊旸)從中國消費者協會獲悉,中消協日前聯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包裝聯合會、中國保健協會共同發出“適度包裝、節約資源”的倡議,倡導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行動起來,共同遏制過度包裝。
倡議認為,過度包裝造成了材料浪費、環境污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產品生產企業不應以包裝為噱頭,要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將包裝定位在滿足商品包裝需求上,并且易于回收、處理和利用,著力為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包裝生產企業對包裝不應推波助瀾,應積極研發有利于節約資源、回收利用的包裝新材料、新技術,著力推廣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包裝新設計、新工藝、新產品。
倡議廣大消費者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不購買過度包裝商品,增強能源憂患意識,做到理性消費、綠色消費,選購簡單、適度包裝的商品。
中消協副秘書長武高漢說,根據中消協掌握的情況,在保健品、月餅、茶葉、化妝品等領域過度包裝問題比較嚴重。78.8%的消費者對過度包裝表示反對,69.3%的消費者認為過度包裝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包裝聯合會副秘書長邵光提醒消費者,判斷一件商品是否過度包裝,有幾種簡單的識別方法,一是看包裝的層數,過度包裝的層數一般比較多,起碼有三四層;再就是體積比較大,它所包裝的商品和其包裝體積嚴重不成比例。二是看其材料,過度包裝的商品包裝材料一般比較高檔,而且品種比較多,如綢布、木頭、金屬甚至玉石。三是看其裝飾和裝潢,過度包裝的商品外包裝更多是追求其外表效果,因此顯得比較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