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顧客有望在餐館菜單中看到開瓶費、包間費、筷子使用費、最低消費等消費項目。商務部昨日公布《餐飲企業經營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也是我國首部針對餐飲企業制定的推薦性規范,將于今年12月1日起實施。
30m2以下小店應連鎖經營
《規范》從運營場地、設備設施等多個方面對餐飲企業資質及經營管理做出規定。
《規范》明確限定:總面積在30m2以上的經營場所,廚房面積應達到營業面積的三分之一;小于30m2的小吃店、快餐店、飲品店等應實行連鎖經營,采取統一配送;開設8000m2以上的餐飲企業,應征求當地行業組織的意見。
《規范》要求,經營面積100m2以上的就餐場所應備有洗手間。油煙排放口位置應距離居民住宅、醫院或者學校10米以上。
開瓶費應在收費項目中明示
針對有媒體稱《規范》明確表示:包間費、最低消費、開瓶費等將在餐館收費項目中予以明示,記者在《規范》全文中并沒有找到這一條�!兑幏丁返钠鸩莘�——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內容在《規范》當中沒有明文規定,但有一條相關條文:餐飲企業須明示營業時間、供應品種、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及其他特殊規定,提供的服務內容和費用應當符合與消費者的約定。
邊疆指出,該條款有兩層含義:一是跟餐飲企業服務有關的一切費用都應該明示,包括食品價格、餐飲服務費用等;第二層意思是,餐廳的收費應與明示的內容相符。他認為根據這條規定,包間費、最低消費、開瓶費等作為餐飲企業的服務性費用,在餐館收費項目中應予以明示的理解也沒錯。
邊疆指出,一直以來,開瓶費、包間費和最低消費在餐飲消費中不斷引起糾紛,這次《規范》的出臺給處理這類糾紛問題提供了明示。(記者鮑穎)
聲音
明示開瓶費等于承認收費合理
中消協專家認為酒水價格回歸合理才是解決之道
針對商務部和中國烹飪協會發布“規范”要求餐館收取開瓶費需在菜單中明示,中消協專家顧問、北京市律協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邱寶昌昨天表示,這等于承認收取開瓶費的合理性,默認餐館可以收開瓶費,“這很不合適”。
邱寶昌指出,貴州省在今年2月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率先在全國以立法形式,要求餐飲娛樂業“不得拒絕消費者自帶酒水、不得收取開瓶費”,否則最高可罰1萬元�!恫惋嬈髽I經營規范》屬于部門規范,明顯與地方性法律法規沖突。
邱寶昌認為,行業協會不應介入企業的自主經營,而是應該對酒水制定出一個公平合理的價格,只有價格回歸合理,才能徹底消除開瓶費的問題。
而北京市消協一直力挺叫停開瓶費,今年1月,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市消協組織首次聯合公開炮轟餐飲行業“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或收取開瓶費”的行規。之后市消協又與市飲食行業協會達成共識,發布公告不提倡企業設置“謝絕自帶酒水”,讓酒水價格回歸到合理范圍。
不過,昨天市消協負責人表示,目前只是從網上得知了媒體的相關報道,并沒有看到具體的《餐飲企業經營規范》中究竟是如何規定的,因此暫時對該規范的內容不予表態,但消協的原則立場不會改變。(記者廖愛玲)
律師
收開瓶費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
6月底,律師趙立永代表消費者,從海淀區湘水之珠酒樓討回100元開瓶費。昨天,就商務部頒布的《餐飲企業經營規范》,趙立永稱收取開瓶費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趙立永說,《餐飲企業經營規范》只是一個部門規章,而消法是法律,明顯是消法的效力高。消法規定消費者有公平交易權,商務部的規范是否合法值得商量。
其次,餐館收取開瓶費的根源是酒水暴利,雖然餐館公示收費沒有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但是消費者還有公平交易權,消費者還是可以拒絕交納。
趙立永最后一個理由是,如何收費的規則由餐館來定,消費者作為另一方肯定相對不公平。(記者王殿學)
案例
北京開瓶費案酒樓敗訴
王先生等4人自帶酒水,酒樓收取開瓶服務費,最終,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決,湘水之珠酒樓沒有事前明示消費者收取開瓶服務費,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及公平交易權,須返還消費者“開瓶服務費”100元。
相關新聞
市發改委將開展食品價格專項檢查,市飲食協會發出穩定物價倡議
餐館菜譜禁止出現“時價”字眼
由于糧食、食用油、生豬等價格一路上漲,使得保持市場價格穩定成為了政府和老百姓都關心的問題。昨日,市發改委發出通知,將在全市進行食品價格專項檢查。同時,在該部門召開的行業協會座談會上,市飲食協會向全市餐飲企業發出了穩定食品物價的倡議,表示在餐館菜譜中禁止出現“時價”字眼。
多部門建立聯動機制,進行專項檢查市發改委發出通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食品價格及相關收費專項檢查。各區縣發改委一把手將親自負責此次價格檢查。此次檢查主要是向有關企業、行業組織宣傳國家價格政策,組織經營者開展價格自律和誠信經營活動。
區縣發改委將與本地工商、公安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對發現的亂漲價事件要集中力量一查到底,確保和市民利益息息相關的食品價格的穩定。
市飲食協會表示餐飲企業不得設定最低消費昨日,市發改委召開部分行業協會座談會,要求企業加強價格自律、規范價格行為。市商務局、市商聯會、市飲食協會、市肉食協會等協會參與了座談。
會上,市飲食協會向全市餐飲企業發出倡議,開展價格自查工作,嚴禁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保持價格穩定。嚴禁通過提高等級、短缺數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欺詐手段變相提高價格。同時,餐飲行業要堅持成本核算和明碼標價,企業價目表、菜譜中不能出現“時價”的不規范標準。
餐飲企業要統一計量標準,不得設定最低消費。(記者吳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