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武穴酥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通過來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藥檢所等專家審查。與會專家對“武穴酥糖”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名稱、保護范圍、產品質量特色及其與當地自然、人文因素的關聯性等方面進行了認真審查和討論。一致認為“武穴酥糖”名稱規范、范圍明確,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知名度,值得保護。保護范圍為湖北省武穴市境內的12個鎮處。
“嫩黃淡墨入口香,清甜酥爽味沉長,遙憶當年明孝子,寸草春暉永留芳。”相傳明代萬歷年間,湖北武穴桂花橋有一孝子,老母偶染風寒,咳嗽不已,數日不食,百藥調治,終不見效。孝子無奈之余,試將芝麻炒熟,輔以蔗糖、桂花、陳皮,研磨成粉,以饗老母。數日后,老母咳竟止、體漸復,且目朗神清、心舒氣暢。此方被糕點作坊采用加工,經歷代名師不斷改進,于清朝道光八年定名為武穴酥糖。歷經400年的發展,武穴酥糖已走進武漢、南昌等地超市商場。目前,武穴酥糖年產量達4500噸以上,產值近億元,創利稅500萬元。
“武穴酥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成功申報,不僅表明了“武穴酥糖”的地域特色和良好質量,更為“武穴酥糖”產業做大做強拓展了空間。(通訊員:李清武)
李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