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湖北省蘄春縣首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赤東黃顙魚養殖標準示范區,以94.51的高分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驗收組檢查驗收。
蘄春縣赤東湖漁場出產的“紅頭湖”牌黃顙魚,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肌間細刺少;而且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酸,還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鎮痛的特殊功效。2007年,該產品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2008年,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公布,蘄春黃顙魚養殖標準示范區成為全國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
三年來,在省市相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蘄春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下,各成員單位通過政策扶持、行政推動、科技支撐和產業引導等措施,因地制宜、精誠協作、協同發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通過黃顙魚養殖標準示范區建設,蘄春縣黃顙魚養殖標準化生產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種苗銷往安徽、江西等省,十分搶手;成魚專供江浙滬、廣東沿海,供不應求;活魚價格由原來的16元/kg上升到24元/kg以上,產品的市場前景很廣闊。黃顙魚種苗繁育基地不斷發展壯大,養殖戶不斷增加,養殖水平、產品質量和產量大幅提高,至2010年,全縣養殖面積擴大到70000畝,總產量3000噸,總產值7200萬元,黃顙魚養殖戶人平收入11500元。
黃顙魚養殖標準示范區是蘄春縣第一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意義重大。該縣已經啟動了“蘄艾”、“杜仲”、“紅頭湖牌鳙魚”等優勢農產品的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移植成功經驗,推廣先進模式,不斷提升全縣農業標準化水平。同時,積極探索“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龍頭示范企業+農戶”的新思路,將政府資源、企業資源和農戶資源優化組合起來,大力推進名牌戰略,打造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產品品牌。(李凌云 通訊員:管景)
李凌云 管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