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煙臺檢驗檢疫局在進行進口廢物原料口岸查驗工作中,查獲一批申報為廢電線電纜但實質上是已被抽去金屬鋁芯的油封廢電纜皮。此種產品屬我國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煙臺檢驗檢疫局依法將該批廢物退運出境。這是近期煙臺口岸連續查獲的第三起國外禁止進境廢物非法入境案件,分別涉及到廢金屬、廢礦渣和廢電纜等固體廢物。這些固體廢物一般都是在國外已經被處理過,其中包含的高價值金屬已被提煉或抽取出去,剩余部分基本或完全失去使用價值,并且潛在嚴重的環保隱患。這些固體廢物通過虛假申報的方式企圖蒙混入境,存在明顯地向國內轉移垃圾和商業欺詐的意圖,如不加以嚴格控制,將對國內的廢物原料再生加工產業及環境保護工作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應引起高度重視。
為此,煙臺檢驗檢疫局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大對進口廢物原料的口岸檢驗把關力度。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應嚴格按照我國關于進口廢物原料檢驗監管工作的相關法規和要求,開展進口廢物原料的檢驗監管工作,認真做好港口查驗和實驗室檢測工作,對環保指標或有價金屬含量不合格的廢物原料要嚴格按規定進行處理。二是進一步加大對虛假申報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國外不合格廢物進入國內往往都是通過虛假申報的方式來逃避檢驗檢疫部門的檢驗監管,因此,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要加大審單力度,對申報為礦產品、機械制品、鋼鐵制品等品名但申報價格明顯低于市場行情的進口貨物要重點關注、重點查驗,嚴防洋垃圾等不合格廢物入境。對于虛假申報等違法行為,一經查實,除了對貨物進行退運外,應對有關經營單位依法嚴處,維護國家法律的嚴肅性和正常的進口廢物原料秩序。三是進一步加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國外發貨人和國內收貨人的守法經營意識,避免企業受利益驅動影響做出違法行為。同時建議國內進口企業在進口廢物原料時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加強風險防范措施,不要僅靠圖片、口頭承諾等形式確定貨物的品質,一定要對方提供有效的檢驗證書,確保貨物品質。在合同中應該明確免責條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四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和口岸查驗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機制,防止不法商人利用監管漏洞闖關入境。(通訊員:張啟華)
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