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積極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 白鋒
近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根據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科學技術進步的實際情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而確定的戰略方針。近年來,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和直接扶持下,得以迅速發展。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作為政府質檢機構的職能部門,在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進程中,舉全力為政府排憂,為企業解難,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平臺及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助推江西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以質取勝,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代表了科技創新的方向和產業發展的方向,體現著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其實質就是新興科技的創新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它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更多的是質量和科技創新領域里的競爭。在經歷一場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中,世界各國都在圍繞新科技尋找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特別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制定新的國家發展戰略,加大投入支持,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危機后引領全球經濟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寬帶網絡、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努力搶占國際產業和科技制高點,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脅和挑戰。因此,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以質量和科技創新引領經濟可持續發展。堅持在培育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發展中激發新的產業,逐步使新興戰略性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當前,江西省新興產業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發展基礎和競爭實力。正在步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戰略性轉型期,并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良好勢態。但是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質量競爭力和自主創新以及技術支撐保障能力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事實告訴我們,質量水平和科技創新不僅是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只有更加重視質量工作,依靠科技創新,堅持以質取勝,才能更好地著眼跨越式發展,實現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以質檢科技創新,搭建十大新興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今年來,江西省堅持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置于經濟發展核心位置,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并根據江西省優勢作用,確立了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及戰略目標。對此,一定要充分認識,深刻理解,把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質檢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質量提升,質檢科技創新,助推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堅持以質取勝,提高質檢服務的有效性
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始建于1975年,隸屬省工信委。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先后建立了江西省電子信息家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江西省軟件評測中心、江西省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評測中心、江西省信息工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是依法從事軟件產品、家電產品、電工電器、信息安全、網絡信息工程、安防工程和安防產品、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等產品質量技術指標檢測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十一五”期間,該院在為政府規范市場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的同時,進一步做大做強。檢測領域從原來的1個、13類、39個檢測標準,發展到現在的8個檢測領域、69類、300多個檢測標準,已成為國內50多家知名企業指定檢測實驗室,檢測業務量每年以超過10%的幅度增長,2009年出具檢驗報告2000余份,其中省外客戶業務占比15%以上。為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壯大和激發江西省電子信息技術新興產業,搭建了優質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十二五”時期,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質檢工作將立足于江西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以優質的檢測資源和科學的檢測技術,為政府履職提供技術支撐、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為社會安全提供技術保障。并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特點,在重點推廣新一代技術產業領域中,努力搭建好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對重點招商引資的項目和省政府指定的重大產業項目,及時為企業提供質檢工作方面的業務咨詢與服務平臺。并通過該院構建的公共產品檢測和創新平臺,促使企業更好地提高水平,讓產業更快地升級,從而提高整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使江西省電子信息產企走出拼價格的低級競爭,邁步進入拼核心技術的市場競爭。
堅持質量提升,提高質檢服務的保障性
質量是經濟發展的永恒話題,產業的培養和發展離不開質量的支撐和保障。十分需要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支撐和保障。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院作為省級單位專業對口的質檢機構,在服務江西省經濟助推產業的發展中,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科技興檢、人才強院,服務興業。在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著眼于做大做強,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緊緊圍繞培育和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戰略性重點項目,著力解決好電子信息產企在技術研發和技術攻關中突出的質量問題,以及檢驗檢測平臺建設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中的現實問題。以質量提升,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為江西省快速推進產業特色園區建設,鞏固和發展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培育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園,搭建一個集標準服務、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信息服務、質量檢測于一體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要以服務新興產業為契機,貼近產企發展檢測,加快質檢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增強服務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技術機構在產企轉型升級中的支撐作用,盡快實現檢測能力向高水平的轉變。只有更加重視和加快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才能更好的使質檢科技工作服務社會、服務企業、服務民生。在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充分而有效地發揮技術檢測機構的重要保障作用。
堅持科技創新,提高質檢服務的拓展性
堅持以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水平。這是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質檢工作服務社會,拓展服務領域的必由之路。目前,該院質檢機構已有8個。國家授權檢測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授權質檢中心和實驗室10個。在建的有4個。這些由國家和省級授權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地位的公共服務平臺,在“十一五”期間,對服務社會,力促江西省產業健康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十二五”時期,該院將圍繞服務產業結構調整,在建設檢測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方面,充分發揮對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基礎保障作用;在建設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方面,促進質檢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和成果轉化,為社會提供優質有效的服務;制定好產業發展急需的質檢科技措施,選擇優勢領域開展科技研究。爭取在政府財力和政策的扶持下,加快對軟件產品、家電產品、信息安全、網絡信息工程、安防工程、安防產品、計算機信息安全等國家和省級依法授權的實驗室的建設。扎實推進在建的太陽能、電動車等檢測項目的完成。著力提升檢測能力和參與檢測市場的競爭能力。同時,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和自身技術優勢,提升服務水平,推動業務快速拓展。年內爭取把設立在該院現有的2個通過省級評定的實驗室,提升自國家級檢測中心。并在完成法定檢測任務的基礎上,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開展和提供技術服務。
以服務新興產業為契機,不斷提升質檢工作服務水平
把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不僅為江西省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同時,對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質檢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握這一重要戰略發展機遇期,在服務江西省新興產業的實踐中,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有所作為。
一是發揮職能作用優勢,增強服務政府能力。在全面推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進程中,堅持以“維護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發展”為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質檢工作的第一要義。充分發揮省級質檢單位專業對口的優勢作用,以及優質的檢測資源和過硬的檢測技術,全力為各級政府提供服務,搭建好服務平臺。要在加強質量安全管理、促進標準水平的提升、名牌產品的培育、落實質量監管責任等方面全面而有序地開展和提供服務,為深入推動質量興省,助推江西產業的培養和發展,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二是發揮技術優勢作用,增強服務產企能力。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關聯度很強。因此,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的質檢工作一定要貼近產業,面向市場。既要利用產業自身技術優勢,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還要注意加強對企業和產業技術的延伸服務。一方面,要將技術服務融入企業的標準化體系、產品檢測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引導和幫助企業走質量興業之路。同時,要主動為企業提供標準服務。協助企業起草標準,并指導其應用于產品生產及質量控制中。使企業貫標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要牢固樹立服務企業的意識。不僅要為企業搭建好技術服務平臺,助推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還要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公共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強化企業自檢能力建設。尤其是要注意加大對質檢知識的宣傳力度,扶持企業積極開展質量月和創名牌活動。使質檢科技提升于自主創新能力,質量提升于產業核心競爭力,以質取勝于市場競爭。從而推動企業做強做大,力推江西省新興產業的培養和發展。
三是發揮服務平臺優勢,增強服務社會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質量技術服務。在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檢測服務的基礎上,發揮質檢技術機構對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基礎保障作用。要通過檢測能力和服務水平以及參與檢測市場能力的提升,更好的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開展和提供技術服務。努力拓展質檢工作服務領域。要積極建立江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與省內外技術機構交流協作機制,加強工作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成果互認。從而有效地發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白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