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品、汽車磨擦材料為代表的棗陽市6大支柱行業,在加快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新問題:一是訂單減少,價位下降,交貨期縮短;二是流動資金周轉困難,中小企業貸款難;三是少數企業生存攸關,價語權弱,在接單與否問題上進退維谷,企業壓力增大;四是投資欲望減弱,項目少,投資小,缺乏發展后勁。
面對困境,棗陽市質監局按照“認真履行職責,著力服務經濟發展,有效提高質監水平”的工作理念,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提升工作效率、增強服務效果等方面入手,采取具體措施,努力幫助企業渡難關、求發展。
據統計,湖北金蘭集團、福田公司、飛龍磨擦材料公司、興亞摩擦材料公司、湖北三杰麥面公司、賢德面粉公司、棗陽元大糧油、棗化公司上半年這8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2億元,增加值1.8億元,利稅總額2.15億元,其中利潤1.36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12%、7.5%、8.0%、1.2%、1.3%、3.5、12.1%。
他們憑借精良的制作工藝和先進的技術裝備以及在產業內的良好知名度,再加上質監部門大力扶持、提供優勢服務,公司業績逆勢增長不斷發展壯大。
開展質量興企活動,促進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發揮職能優勢,服務企業發展,加大質量品牌培育力度。根據棗陽市支柱產業和優勢產品實際,研究制定《2010年名牌產品培育計劃》,將棗陽市食品、汽車及零配件(包括摩擦密封材料)、化工、輕工紡織、建材等支柱產業列為今年爭創名牌的培育重點,今年經過篩選確定湖北金蘭集團、興亞摩擦材料、農興油桃基地、豐寶棉業、銀信棉業等5家企業作為創名牌的培育對象,并逐一建立培育檔案,明確培育措施,積極幫助、指導企業爭創名牌,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幫助小企業方面,棗陽局全面實施湖北省質監局提出的“千家小作坊升級改造提升工程”。準備幫助10家小作坊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改善生產環境等措施,指導幫助小作坊升級改造,使其走上規范化生產軌道上來,幫助其取得生產許可證,取得市場準入資格,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在幫助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上,棗陽局積極實施“千名企業人員培訓工程”。針對不同企業和企業不同層次人員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質量管理理念、質量管理措施、質量控制方法和檢驗檢測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增強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質量控制能力,夯實企業發展的質量技術基礎。開展節能減排幫扶活動。積極幫助冶金、化工等重點耗能企業建立健全計量檢測體系,夯實企業能源計量管理能力,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開展企業聯系點活動,提升服務效果。“按需幫扶”。針對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招商引資企業等企業的不同性質、特點和需求,結合質量、計量、標準、特種設備等職能優勢和檢驗、檢測等技術優勢,按照幫助企業規范、提升、做大、爭優的梯次,研究制定不同方式的工作切入點和服務措施,提供優質服務,確保達到“幫企業之所需”。
在全局積極開展企業聯系點活動,要求全局中層以上干部和直屬分局班子成員每人負責聯系5-10家企業,定期征求企業意見建議,了解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在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認真調研本市產業實際和企業實情,積極為企業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產品質量把關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簡化辦事程序,切實提高辦事效率。縮短辦事時限,將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受理時限,從國家規定的5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將食品生產許可證抽樣檢驗和生產條件審查及上報辦理時限,從國家規定的45個工作日,縮短為40個工作日;將辦理制造、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受理時限,從國家規定的5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簡化審批程序。在對食品生產許可證年審過程中,凡本年度監督抽查中產品均為合格的企業,不再進行抽樣檢驗和現場審核,只對書面申報材料進行審核。設立綠色通道。企業在辦理采標、標準登記、產品標簽標識認可手續和特種設備安裝、使用單位在辦理安裝(修理、改造)告知,凡是申報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立即予以辦理。(棗陽市質監局 孟憲勝)
孟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