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沁陽市紅土坡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經濟園區30年經營權,被沁陽市明龍礦業有限公司的蘆占龍以42.6萬元的價格順利拍下。隨著拍賣會錘音落地,該市土地流轉租金再創新高。
該市副市長馬有明告訴記者,農業標準化帶來的農業可觀收入,是推高土地流轉租金的主要原因。“越來越多的城里人投資農業、到農村‘淘金’,他們大面積流轉土地,使得土地越來越金貴。土地流轉租金咋能不一漲再漲?”
如今,在沁陽市有200多名腦子靈,資金足,觀念新的私企老板,都把眼光盯到了農村,下鄉租地種起了“時髦”莊稼,用“生產標準化、管理企業化、銷售訂單化”的現代化工業理念發展農業生產,引領起新一輪農業開發的熱潮。
眼下正是蘋果成熟時節,記者在該市紫陵鎮紫陵村萬畝果園見到了正在自家果園采摘蘋果的沁陽市五羊玻璃鋼廠總經理陳清莊,據老陳介紹,目前,他在園區承包了近2公頃土地,主要種植葡萄、油桃、石榴、蘋果等果木類作物,在園區的管理下,按照標準化種植,統一組織生產,統一進行管理,統一包裝銷售。問及收入,老陳臉上樂開了花,“保守點按每公頃45000元計算,一年下來怎么也能整個十來萬”。
象陳清莊一樣,在該市馬坡村承包灘地種植藥材的牛東武這兩天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他種植的20公頃懷地黃喜獲豐收,4.5公頃余畝懷山藥產量喜人,預計今年的收入將突破180萬元。
近年來,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該市優質糧食種植面積達1.6萬公頃,“四大懷藥”、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面積達到7500多公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68.5元,同比增長7.5% ,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86萬人,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3532.99元,占現金收入的51.4%。
隨著農業標準化的推廣,該市已吸引投資“三農”社會資金累計達4.51億元,初步形成了種植、養殖、農副產品三大主導產業,建立了糧油、畜牧、蔬菜、種子、林果、食用菌六大生產基地,培育出清宮酒業、老師傅驢肉等10多家涉農龍頭企業,組建了224個專業合作社,累計帶動7萬余農戶增收。在國家“重農惠農”政策的鼓舞下,該市西向鎮與港龍懷參實業公司合作,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投資480萬元進行“四大懷藥”深加工,帶動了3000多農戶進行標準化懷藥種植。
農業標準化是該市用工業化理念推動農業生產的一個主要標志。該市先后收集整理了6項農副產品質量標準,制定了無公害產品行動計劃,重點扶持聚珍酒業、仙鴻林果等4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進行標準化生產。截至目前,該市已在13個鄉鎮辦事處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并建立了紫陵林果、木樓食用菌、崇義葛萬優質小麥等12個標準化生產實驗基地,建成了4萬畝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基地。在沁陽,農業標準化帶來農村“淘金”熱,城里人“下鄉”實現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土地收益、經濟效益多贏的局面。(王慶豐 陳豐收)
王慶豐 陳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