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是怎么煉成的
——廈門機場檢驗檢疫局加強隊伍建設創先爭優紀實
11月18日,一如往常的廈門高崎機場候機樓內卻一點也不平靜,一張地方疾控部門發來的傳真赫然在目—廈門機場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機場局)移送的兩名旅客被正式確診為登革熱患者,這是今年以來該局從入境旅客中檢出的第4例傳染病患者。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是廈門的門戶、溝通世界的橋梁,我們一定以創先爭優為契機,打響品牌,打造一支團結務實、開拓進取的鐵軍,保國境國岸衛生安全!”廈門機場檢驗檢疫局局長謝斌的聲音鏗鏘有力。
廈門機場國際客流量穩居全國第四位,國際貨物吞吐量躍居全國第五位,對臺等各項業務量持續增加。一年來,正在這樣思路引導下,機場局打破陳規、創新思維,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加強隊伍建設,成效凸顯。
思維大碰撞
11月,機場局首次科級以上、婦工委主要負責人的考察交流活動在五緣之鄉舉辦。來自9個不同科室的24名同志在分管副局長鄧彩霞的帶領下,互相介紹各自科室的工作亮點和主要工作方法。
這是一次思維的大碰撞,經驗的大交流……事實上,從今年七月“敢想愛拼會贏”的國檢文化理念一提出,謝斌即以“胸懷大局敢為天下先”一文在機場局掀起并引領了一場思維大碰撞,隨后一系列落地本職崗位的思考開始在機場局暗潮涌動。“愛崗敬業科學謀劃”、“立足本職 創新思維”、“想到 做到達到”、“敢想敢干 積極行動”一篇篇體會激發出思想的火花,展現了思維的升華……
不久,局黨組把這份溫暖送到了編外員工座談會上,送到了大家的心坎里。機場局破例選任編外員工為團干更如一股春風振奮著每個職工的心,是的,敢想愛拼會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碰撞迅速轉化為堅實的行動力量,全局上下“團結、合作、創新”蔚然成風,成了“兩大”建設的推進器、創先爭優的精神動力和各項工作的加速器:一次座談,檢質兩家協手破解了口岸壓力容器監管難題;兩個文化建設主力,籃球與乒乓球隊,在多次“征戰”中,與兄弟單位、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門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三個體系建設,即口岸核心能力體系、質量提升體系和基層技術能力建設齊頭并進……
作風大建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打造一支作風過硬、廉潔高效的隊伍,該局黨組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和深入一線調研等多種形式,主動向局內干部職工、局外服務對象、地方政府和社會相關部門征求對檢驗檢疫工作和作風建設的意見及建議;召開專題黨組民主生活會,查找問題,深究根源并適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通過主題演講、黨組書記上黨課、講座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擺正政績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理想信念;通過廉政提醒、廉政警示教育和談心等多種形式督促廉政、勤政。
7月26日,機場局發布了首份規范權力運行的規范性文件,涉及6個規范性文件和94個流程圖,明確了161項行政職權,還通過了權力運行監督、工作責任追究、公開和分級監管的4項操作細則,給機場局權力運行上了一個緊箍咒,從制度上為作風建設提供了保障。
在應對超強臺風“凡亞比”肆虐時,機場局與臺風賽跑、搶先趕早,加班緊急處理臺風前夕的252批貨物、3000多件快郵件,現場人員無不翹起大拇指稱好。“機場檢驗檢疫服務態度很好,辦事效率很高。”報關行小李一語道出了機場局隊伍作風建設的成效。
崗位大練兵
“我們考試以實用為主,在這次攜帶物知識考試中,錯題主要集中在……”隨著“主考官”吳科長的考后點評和分析,現場14名工作人員頻頻點頭,原先模糊的現場操作要點豁然開朗,這是機場局五通科進行的第4次崗位考試了。
一直以來,機場局除了自己組織崗位培訓和考試外,還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以賽促學,目前已參與廈門局組織的法律知識、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機電檢驗、輕紡化礦、食品標簽、信息宣傳等7個專業的崗位練兵,取得8個獎項,其中法律知識競賽為團體第一名。
學以致用、以練促學。通過崗位練兵,機場局提升了隊伍實力和服務水平,隊伍整體作戰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也得到了檢驗。今年以來,在兩岸三通、人員交往倍加近5倍的情況下,該局群策群力,提出多項針對性服務措施,圓滿完成世界投資論壇、臺交會、文博會、海峽論壇等兩岸重大會議。廈臺9成以上腦梗塞、腦中風等危重病例經機場局“生命救助綠色通道” 返臺。
在“質量提升年”活動中,該局從進境旅客中檢出傳染性登革熱抗體陽性和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從旅客攜帶物中截獲放射性超標1000倍的危險物品,從藏匿在郵件書刊中檢出萬余粒非法郵寄進境物茄科種子;從貨物中檢出近300批不合格;截獲非法攜帶進境的食品添加劑38批、639.93千克,同比增長37倍、186.7倍。
恪盡職守、率先垂范,人民利益永放心頭!這支訓練有素的鐵軍以“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業績、一流的人才”贏得了社會各方的贊譽,獲得了包括7項國家局榮譽、21項省部級榮譽在內的百來項各級榮譽。“十二五”規劃勢如虹、海西建設浪潮涌,機場局這支鐵軍將繼續以鐵的意志、過硬的技術和一流的管理水平巍然屹立在祖國母親沿海前哨,書寫更輝煌的未來。(通訊員:沈亞明)
沈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