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被愛美人士視為減肥的季節,為了以輕盈的身材迎接夏季,不少人都計劃在春天開始減肥。
近日隨著氣溫的回暖,不少細心的市民卻發現,包括伊利冰工廠和每日C在內的一些冷飲,在這個春季都不約而同地“瘦身”了。
●現象一
伊利冰工廠兩款冰棍“減肥”
市民劉小姐告訴記者,昨天她買了兩根伊利冰工廠的冰棍,口味分別是山楂爽和冰片蜜桃。雖然價格仍是每根1.5元,但這兩款冰棍和去年相比,“個頭兒”卻小了一圈。
“這冰棍小的特別明顯,怎么著也得少吃三四口。”劉小姐說。
昨天下午,記者分別從三家冷飲店購買了6根伊利冰工廠。冰棍的包裝袋上顯示,這6根冰棍的生產日期均在今年3月20日前后。其中,山楂爽的重量是75克,冰片蜜桃的重量是80克。
記者在網上查到去年同期伊利冰工廠的包裝袋,其中,2010年3月22日生產的山楂爽的重量是81克,冰片蜜桃的重量是93克。相比之下,山楂爽“縮水”6克,冰片蜜桃“縮水”13克。
在新浪微博上,記者發現有網友發布了伊利冰工廠山楂爽的照片,并打趣道:“你猜猜是冰激凌的部分長還是木棍長。”
●現象二
康師傅每日C每瓶少了50毫升
無獨有偶,近日市民張女士發現,她愛喝的康師傅每日C飲料換包裝后,每瓶少了50毫升。
上午記者在街邊的小賣部發現,與去年相比,康師傅每日C系列飲料的外包裝確實換了,不僅瓶子的形狀變了,“個頭”似乎也小了一些。
店主稱,從今年3月份以來,他們拿到的貨都已經變成了現在這種新包裝,按照外包裝上的標注,每瓶的容量也從原來的500毫升縮至450毫升。
記者隨后走訪家樂福、樂購、物美等幾家大型超市,發現飲料架上的每日C系列飲料的三款葡萄汁和橙汁,也都換成了縮小版的新包裝。
記者了解到,除個別大超市,這幾款飲料的零售價與“換裝”前相同,還是2.5元。而卜蜂蓮花超市的售價,卻比原來貴了一毛錢。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小賣部的店主還透露,雖然每瓶的容量少了,但進價卻漲了,相比“換裝”前,每瓶還漲了一毛多,但他并未把零售價抬高,“怕漲價影響銷量。”該店主說。
●算賬
伊利冰工廠 每根漲了一毛多
伊利冰工廠山楂爽和冰片蜜桃并未因“瘦身”而降價,換言之,“減量不減價”讓消費者得多掏些銀子。
以山楂爽為例,按照去年的價格,81克的山楂爽售價1.5元,今年75克的山楂爽售價應為1.39元;而去年93克的冰片蜜桃每根1.5元,今年80克每根的售價應為1.31元。
相比之下,“減量不減價”的結果,相當于今年山楂爽每根漲了0.11元,冰片蜜桃每根漲了0.19元。
康師傅每日C每瓶貴了二毛五
康師傅每日C系列飲料每瓶的容量少了50毫升,但大部分超市售價仍為2.5元。
簡單換算不難得出,按照去年的價格,每瓶容量為450毫升的每日C售價應為2.25元。
也就是說,與伊利冰工廠異曲同工的是,康師傅每日C系列飲料自今年3月份換裝后,相當于每瓶漲了0.25元。
●廠家回應
是否變相漲價康師傅未正面回答
就每日C系列飲料“瘦身”的問題,記者聯系了康師傅廠家。
對方表示,果汁產品的“換裝”是為了符合消費者對不同產品規格的偏好,企業會依據市場反饋進行產品外觀設計的更新,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現在這種瓶子的形狀更容易握在手中。
對于“減量不減價”是否為變相漲價的問題,對方未正面回答。
而截至記者發稿時,伊利方面一直未給記者回復。
●發改委說法
食品由企業自主定價
記者撥打發改委價格舉報電話向工作人員咨詢。
工作人員表示,發改委對于食品、日用品等的定價是放開的,由經營者自主定價,發改委只負責監督明碼標價。
像康師傅每日C系列飲料多少毫升賣多少錢是由經營者自己定的,發改委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去控制。像此前發改委建議的桶裝方便面暫緩漲價一事,也只是一種建議。
文/記者王璐張小曼張鑫實習生許靜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