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研發優勢一直是全國領先,但是 “研發產業”這個概念還是首次出現在北京的“十一五”專項規劃中。到2010年,北京還將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研發基地。
這是市發改委昨日發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的目標。據市發改委高技術處處長陳雙介紹,研發產業具有高附加值、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以及智力資源密集的特點,是決定技術創新能力能否最終實現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到2010年,北京力爭形成完善的研發產業鏈,并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研發基地。
北京將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技術轉讓等手段,營造有利于研發產業發展的環境。
研發產業是“十一五”期間北京高技術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根據《規劃》,這一時期北京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2010年北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翻番,從2005年的1325.8億元增加到2700億元左右,預計增長速度16%左右,占全市GDP的比重從2005年的19.3%升至22%。從產業結構上看,高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將占高技術產業的2/3,高技術制造業將占全市工業增加值30%以上。
“兩極雙系”是未來北京高技術產業空間布局的概括。根據《規劃》,“兩極”是指海淀園中心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者是高技術服務的一極,后者是高技術制造的一極;雙系是指西北向的高技術研發服務發展區和東南向的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區。
為支持高技術產業發展,北京將探索建立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認定體系,逐步加大對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政府采購力度。研究并制定促進公共服務部門和國有企業采購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專項政策。
在資金方面,北京將加強政府科技資金統籌,由相對分散向聚焦重點、適度集中轉移;由投入方式單一向以引導社會資源多方投入轉移;由重復交叉投入向分工有序、強調系統性、連貫性轉移;由偏重研發向強調研發和應用并重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