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同一款的高配置車,我的為什么和別人的不一樣?”車主劉女士對她購買的高配置轎車的“真身”表示懷疑。
12日下午,經工商執法人員現場調解,經銷商將私自“加裝”的DVD和導航,還原成原裝的行車電腦,并賠償劉女士6000元經濟損失。
車主:同一款車差別咋這么大?
2009年7月底,劉女士在蒙山大道南段某汽車4S店,花112800元購買了一款1.6L排量的“高配置”汽車。
2010年8月,劉女士參加車友會活動才發現自己駕駛的“高配車”原來是個“四不像”。“同型號的高配車,擁有自動空調、感應大燈、安全氣簾、音響控制桿等相關配置,而我的"高配車"什么都沒有。同是一樣的車,差別咋這么大呢?”在調解現場,劉女士向記者講述著自己的委屈。
劉女士找到經銷商理論才恍然大悟:她購買的車原來就是低配車的“變身”。“4S店私自安裝了DVD、導航、天窗、真皮座椅、倒車雷達,就變成了"高配"。”劉女士說。
劉女士撥打了汽車廠家電話,得知所謂的“高配”與她的“被加裝”后的“高配”截然不同。
經銷商:“高配”是經過“加裝”的
“購買時,經銷商應當告知何為"高配",是否為原裝"配件",如果我知道我所購買的汽車是"加裝"后的,我是絕對不會買的!”劉女士說。
據記者了解,“低配”變“高配”,經銷商可以從中謀取一定的利潤。劉女士所加的配置,價位在17000元左右。而實際上,經銷商可以從中做手腳,偷梁換柱,以次充好,其價格自然大打折扣。
劉女士告訴記者,市場上所銷售的導航儀在2000元左右,而真皮座椅則不會超過1000元/套。
劉女士說,“加裝”的配件容易壞掉。“車上的DVD已經壞了兩次了,我已經三個月沒使用DVD了,如果是原廠的DVD,應該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該汽車4S店的銷售部邱經理承認劉女士購買的“高配”是經過“加裝”的。邱經理告訴記者,臨沂賣車的大都是這么干的,并不是他們一家;此外,消費者在購買時指明要高配置的,銷售人員才推薦高配置的。
工商:消費者應有知情權
劉女士要求經銷商拆除“加裝”的配置,退還“加裝”的差價;或者“還原”應有的高配置,但經銷商認為,技術力量達不到,致使調解陷入僵局。
工商執法人員介紹,市面上所銷售的汽車,根據廠方提供的信息,有“豪華版”、“舒適版”等,并沒有所謂的“高配版”和“低配版”,經銷商應該讓消費者擁有一定的知情權,不能用行內的“概念”糊弄消費者,對消費者應該提供真實的汽車信息,而不能將私自“加裝”的信息隱藏,以此來欺騙消費者;也不能利用消費者對汽車知識了解不全的弱點,故意欺瞞消費者。
經反復調解,經銷商將“加裝”的DVD和導航,還原成原裝的行車電腦,并賠償劉女士6000元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