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經試過因為垃圾運輸車路過自家附近滲出污水、發出惡臭而煩惱?又是否想過您在餐館飽餐一頓之后所產生的剩菜剩飯正是這一煩惱的根源?目前,廣州市餐飲企業日產餐廚垃圾約1000噸,占日產生活垃圾總量的九分之一,由于沒有集中處理,餐廚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泔油回收困難,既影響了市容環境危害市民健康,也為一些不法商販從收集的泔水中提煉“潲水油”創造了條件。
昨日,廣州市市容環衛局公布,《廣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目前在該局處于起草階段,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形成征求意見稿,并予以發布,征求公眾意見時間為6月18日至7月17日。
餐廚垃圾含水高導致污水流溢
所謂“食在廣州”,廣州大小餐館,加上單位食堂產生的剩菜剩飯數量相當驚人。那么,如何“消化”這些數量巨大的餐廚垃圾?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市居民生活過程中產生的餐廚垃圾大多數摻進生活垃圾,隨生活垃圾一起處理,或者焚燒,或者填埋。
廣州市市容環衛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產生的大量餐廚垃圾由于有機物含量多、含水率最高可達80%~90%,加上廣州濕熱的氣候,極易腐敗變質,致使垃圾收集過程氣味惡臭,污水流溢。并容易污染環境,對運輸機具也產生腐蝕,縮短使用壽命。
該負責人還表示,餐廚垃圾無論焚燒、填埋都不適宜,如處理不當,將會危害生態環境。對餐廚垃圾單獨收運、處理將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讓垃圾變得干爽無疑是最好的垃圾分類。
目前,國內大城市中,北京已有一座餐廚垃圾處理廠投入使用,服務31個奧運場館和122家奧運簽約飯店;上海也已經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據了解,《辦法》已作為2008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正式項目。
廣州市市容環衛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辦法》規定了統一收運,集中處理的原則,既避免處理點過于分散增加污染源,又可實現規模效益。
根據《辦法》,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自辦法頒布之日起10日內,向單位所在地的區、縣級市市容環衛部門申報餐廚垃圾排放量及有關情況,并對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理承擔責任。廢棄的食品包裝等非餐廚垃圾應當與餐廚垃圾分類收集。禁止隨意傾倒、裸露存放餐廚垃圾。
根據《辦法》,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按照市容環衛部門要求,設置符合標準的餐廚垃圾專用收集容器,并保持其完好整潔和正常使用。
如果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將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合收運的,未實行密閉化收運或者在收運過程中滴漏、撒落,污水外流,影響環境衛生的,擬處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家庭餐廚垃圾條件成熟再分類收集
考慮到便于推行管理措施及可操作性等因素,《辦法》將管理對象限定為餐飲垃圾產生單位,居民家庭產生的餐廚垃圾暫不納入管理。市環衛局表示,待條件比較成熟再考慮對居民產生的餐廚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處理。
根據《辦法》,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設置符合標準的餐廚垃圾專用收集容器,并保持其完好整潔和正常使用。
如果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將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合收運的,未實行密閉化收運或者在收運過程中滴漏、撒落,污水外流,影響環境衛生的,擬處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餐館將剩菜和其他垃圾
混合收運最高罰3000元
市民意見反饋途徑
1.《廣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可從市市容環衛局門戶網站下載(網址:www.gzsrhw.gov.cn)。
2.反饋意見途徑:廣州市市容環衛局,地址:東風西路140號東方金融大廈8樓,郵編:510170。電話:81082252,傳真:81076385,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也可在市環衛局網站上發表意見。您的任何意見都將倍受關注。
本報訊(記者賴偉行通訊員姜景影、郭鳳安、曾志攝影報道)昨日,海珠區新建的“別墅型”垃圾站閃亮登場,投入使用。記者從海珠區環衛部門獲悉,截至目前,海珠區已有17座垃圾中轉站新建和改建投入使用,取代了原有的10多個垃圾桶裝點。
17日下午,記者在海珠區石崗路新建成的垃圾轉運站看到,該垃圾站采用了全新的“別墅式”建筑風格,外部造型十分精美,遠遠望去猶如公園一景。附近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新式垃圾轉運站沒有任何臭味,對周圍居民的健康沒有影響。
記者進入“別墅”后發現,垃圾壓縮轉運站內采用全程密閉式操作,而且還配備除臭系統,轉運工作安靜、衛生,并防止惡臭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