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和廣東省政府在京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 加快推進外經貿發展方式轉變
汪洋出席 支樹平朱小丹簽字并致辭 蒲長城主持
魏傳忠劉平均孫大偉招玉芳陳鋼劉卓慧李紅軍劉曉捷參加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9月25日,國家質檢總局與廣東省政府在京簽署《共同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加快推進外經貿發展方式轉變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探索經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出席簽字儀式。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朱小丹分別代表雙方簽字并致辭。
簽字儀式由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主持。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劉平均、孫大偉,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陳鋼,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劉卓慧,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李紅軍、劉曉捷參加簽字儀式。
支樹平在致辭中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將竭盡全力支持廣東發展。他說,廣東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標桿,質檢總局歷來關注廣東,支持廣東發展。今天,重點圍繞廣東加快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簽署新的《合作備忘錄》,就是要支持廣東持續提升加工制造業質量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進而引領帶動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支樹平指出,廣東對質量工作體會深、看得重、抓得緊。汪洋書記就曾鮮明指出,質量問題是一個戰略問題。2008年以來,廣東省領導考察、調研質檢工作就有60多次、批示190多次,其中汪洋書記親自考察8次、批示18次。廣東在全國最早設立省級政府質量獎,率先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3位副省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將質量強省納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面對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新要求,質檢部門任務更重、責任更大,需要加倍努力,也需要多方支持。真誠期待廣東各級黨委政府更加支持質檢部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為全國創造經驗、作出示范。
支樹平衷心祝愿廣東更好更快地發展。當前,廣東省正在大力建設“提升中國國際競爭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學發展模式的試驗區、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地”。他期望通過簽署這個《合作備忘錄》,能夠為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乃至整個珠三角改革發展、先行先試助一把力,為幸福廣東建設添一份彩。
朱小丹在致辭中表示,《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局省合作推動廣東外經貿戰略轉型的一件大事,廣東將與國家質檢總局一道,認真落實好《合作備忘錄》的各項任務要求,加快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全力推動外經貿轉型升級。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提高示范區通關效率、支持示范區企業轉型發展、支持外商投資和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建設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推動加工貿易質量和技術升級、創新加工貿易檢驗檢疫工作模式、促進特殊監管區域建設發展、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廣東國際會展業發展等方面展開密切合作。雙方將各指定一名省部級領導擔任合作機制負責人,負責分別牽頭協調解決示范區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共同推進示范區建設在3年內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供成功經驗。
國家質檢總局將支持廣東省建設省級地方電子口岸,探索建立“一次錄入、分別申報”模式,支持加工貿易“零庫存”現代生產方式;幫助和指導出口企業充分利用普惠制、自貿區等優惠原產地政策,享受國外關稅減免待遇,提高國際競爭力;支持廣東先行先試,在技術標準、認證認可等方面出臺政策措施,促進廣東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和支持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引導企業從貼牌生產(OEM)向原創設計制造商(ODM)和原創品牌制造商(OBM)方式轉變。
廣東省將支持質檢領域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對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級質檢中心在建設用地方面給予協調安排,在省的權限范圍內減免相關工程項目稅費;省財政繼續按照每個新批準籌建的國家級質檢中心不低于1000萬元的標準安排配套資金;廣東省還將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協調相關部門及時解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形成政府牽頭、部門協作的聯動工作格局,共同推進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司局、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簽字儀式。
圖為《合作備忘錄》簽字現場。 本報記者 宋平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