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用標準化理念來發展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當前農業標準化種植已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接受。”河北省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侯光濤告訴筆者。
今年以來,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把農業標準化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農民實施”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工程,建立健全了農業標準體系、完善了農業標準化示范推廣體系,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作為標準化主管部門,成安縣質監局把推進農業標準化作為服務地方經濟、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近年來,先后制訂了《草莓日光溫室栽培技術規程》、《鮮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脫毒技術》、《冬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抗蟲棉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抗蟲棉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規程》、《轉基因抗蟲棉良種繁育技術規程》等多項地方農業標準,吹響了向現代農業進軍的號角。在質監局的引領下,廣大農民群眾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成安縣作為草莓種植示范縣,有著悠久的草莓種植傳統,以前,種植草莓不懂得科學管理,草莓產量較低,產品達不到客戶要求,市場價格上不去,訂單較少。深刻的教訓使越來越多的農民懂得要想搶占市場就一定要種植出符合市場標準的產品。近幾年來,草莓從生產、加工到儲運、銷售形成了一套大規模高標準的科學管理方式,草莓的種植面積已達到4.7萬多畝,當地農民靠草莓種植人均收入達到5000多元,成安縣也一躍成為北方地區的草莓生產銷售基地。
說到農業標準化種植,道東堡鄉農民李二增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他高興地說:“真沒想到,實行農業標準化種植能給我們帶來這么大的實惠,我們現在每畝棉花的產量由原來的63.2公斤一下子增加到了74.6公斤。真的要感謝質監局!”由于棉花生產采用標準化管理,使成安縣的棉花產量增加、品質提高、管理費用下降、抗災能力增強。農民群眾再也不用煩心棉花栽植過程中遇到的密植、低產等問題。
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使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農產品名聲大噪,身價倍增。食用菌、草莓、菜豇……紛紛走出國門,融入國際市場,為當地農民群眾換來了大把的鈔票。
談到今后的農業標準化工作,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侯光濤充滿了信心,他說:“農業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全社會農業標準化意識的提高,農業標準化必將在發展農村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田會冬 姜瑞豐)
田會冬 姜瑞豐